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在与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中表示,截至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之前,过去十年间,世界对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得到了遏制,新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和艾滋病死亡人数都大幅减少。

根据西迪贝的说法,过去十年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案例减少了大约20%,在过去的五年里,艾滋病造成的死亡人数也降低了大约20%。
他特别强调,近年来非洲国家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在全球携带艾滋病毒的人中,超过三分之二集中在非洲地区。然而,在2001年至2009年期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22个国家中,艾滋病毒感染率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下降。埃塞俄比亚、南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国家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这些国家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已经减少了四分之一以上。
他表示,2009年,全球共有180万人因艾滋病而去世。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希望与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共同努力,到2015年实现将全球每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减半的目标,将艾滋病死亡人数控制在90万人以下。在2009年,全球新增了37万名婴幼儿感染艾滋病病毒。希望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减少到零。
西迪贝指出,目前全球有一千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无法接受治疗。各国政府呼吁不要因为经济危机而减少对艾滋病预防管理的资金投入,以免导致艾滋病患者失去药物和医疗治疗的希望。
西迪贝特别赞扬了中国和南非等新兴国家增加了投入到艾滋病预防资金,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阻止艾滋病在母子间传播。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最新发布的世界艾滋病情况年度报告,截至2009年底,全球感染艾滋病的人数为3330万人,相比于前一年减少了10万人。此外,与2001年的高峰期相比,2009年世界上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减少了约19%,从310万人降至260万人。
为了增加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设立了每年12月1日作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全球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开展相关活动,向大众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