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上环?不上环?这是个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25 11:08:14  浏览:

宫内节育器(IUC/IUD)一般称为避孕环,现代的宫内节育器已进化为T型,但仍保留了环的称呼。作为目前最有效的避孕方法之一,医生通常不推荐除了过敏反应或放置后身体不适等情况的患者选择这种避孕措施。

医生是否推荐使用宫内节育器(IUC)不完全取决于医生的情绪。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公共卫生学者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后,得出了有趣的结论:医生是否建议使用IUC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来咨询的女性的肤色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社会地位和种族歧视

在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女性群体中,医生更倾向于向拉丁裔和非洲裔推荐IUC,而不是白人。而对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白人女性组,医生更希望向她们推荐IUC。这个结论看起来很奇怪,为什么医生会向两种极端人群——经济地位低的少数裔和经济地位高的白人女性——推荐IUC呢?

专家指出,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中,性病高危人群比例较高。以往的研究表明,使用宫内节育器的性病高危女性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在面对白人女性时,医生可能更倾向于向社会经济地位较高、使用宫内节育器更为安全的白人女性推荐该种避孕方式。

当面对少数民族时,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几乎不存在。反而,我们看到医生在潜意识中存在种族偏见,而他们对此并不清楚。

美国曾使用避孕手段来控制少数族裔和贫困妇女的生育率。研究表明,相较于拉丁和非洲妇女,更鼓励她们缩小家庭规模和使用避孕措施。医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政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但对国家的意志有隐性了解。因此,医生的潜意识会认为:给性病高危人群的女性使用宫内节育器可能会导致不孕,但仍推荐使用。

佩戴上环也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

医生是否就是地位显赫、肤色为白、性别为女的人呢?

医生向她们推荐宫内节育器(IUC)作为一种有效的避孕方法。宫内节育器的原理是通过引起子宫内膜的无菌炎症反应,改变子宫液的成分,从而影响精子的活动。另外,子宫内膜还能够产生大量的前列腺素,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尽管宫内节育器也有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型号、材质和配置技术),但总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长期使用的避孕方式。

这项研究对美国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生育规划政策和制度作出了明确的改进。然而,在中国,计生领域这项研究并不适用。目前,在除了一些大城市以外的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依然实行着强制上环政策。全球人口现在已接近70亿,“1.6亿妇女使用IUC,其中2/3在中国”。你懂的。

嗯,最近,在新浪微博上,有一位女博主利用一张引人注目的半裸照片表达了她对宫内节育器的愤怒。虽然这已经不算新闻,但看一看这位博主因为这张照片而逐渐意识到自己左右胸部发育严重不平衡的过程还挺有趣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