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富含磷,能够帮助骨骼和牙齿的形成,促进生长,修复身体组织与器官,同时提供能量与活力,并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小米的功效与作用:小米的具体功效有哪些呢?
安神
除了以上信息,《本草纲目》还提到,饮用小米汤“可以增强小肠的功能,并对心脏有养护和安神的效果”。因此,小米被视作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食疗保健食品,适合因胃肠问题引起的失眠,其效果与安眠药相比相对更好。许多中医常建议患者用米粥替代安眠药。因此,一些老人会说,早晨喝玉米粥精神充沛,晚上吃小米粥则能安稳入睡。
美容养颜
小米还有美容的效果。在陕北地区,有句俗话说“米脂姑,绥德汉,清流石板瓦窑沟炭”。米脂是个美女辈出的地方,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便是米脂人。尽管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且干旱,受到强烈的西北风影响,米脂却能产出这么多美女,这个现象与人们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吃谷子密切相关。
滋养脾胃
根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小米具有治疗胃热痢疾、补充虚损和开胃的效果。实际上,反胃、热痢和虚损问题都与脾胃功能的低下有关,因此小米主要作用于补益脾胃。那么,为什么小米能够补脾胃呢?我们通常认为甜味与脾相关,黄色也代表脾的特性,而小米的颜色多为黄色,味道上则以甜和咸为主。中医认为,谷物有助于温暖胃部。北方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往往不吃肉而主要以米粥为主,这也是基于这些原因。
补肾
谈到名义上对损失的补充效果,不仅体现在对脾胃的调理上,还体现在对肾脏的滋补作用上。所谓“人食五谷化精”,意思是五谷能够滋养精气、补充肾气。而在五谷中,粟的补肾效果尤其显著。明代著名医师李时珍曾指出,粟的味道咸且性寒,能够渗透至肾脏,说明其对肾的影响。也就是说,粟的性质偏凉,且味道稍咸。大家都知道,咸味对肾脏有益,能够增强肾气、滋补元气,李时珍将其称为“肾谷”。
推荐的食疗方式
名南瓜粥
材料:红豆150克,南瓜300克。
做法:将南瓜去皮切成丁,米洗净后放入电饭煲中,浸泡1小时,然后煮至软烂即可。
糖粥
原料:米150克,红枣10粒,花生,瓜子仁,糖10克。
做法:将大米洗净,放入汤锅中,用清水浸泡约30分钟。随后,将红枣洗净,去核并切成小块备用。接着,在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放入小米,转小火慢慢煮,直到小米粒粒开花时,加入切好的红枣,搅拌均匀。继续熬煮,直到红枣变得软烂时,加入红糖和花生碎,拌匀后再煮几分钟即可。
蛋黄小米粥
原料:小米两把,鸡蛋一个。
做法:在砂锅中加入两碗水,把水烧开。将小米清洗两次后沥干,将鸡蛋煮熟。水煮沸后,放入小米并轻轻搅拌几下,待水再次沸腾后转小火煮5分钟。鸡蛋煮熟后去壳,将蛋黄放入碗中用勺子捣碎。然后将米粥盛入碗中,最后撒上捣碎的蛋黄,即可享用。
小米枣粥
原料:小米30克,红枣10个。
做法:将小米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然后将红枣去核。接下来,把小米放入平底锅中,用小火炒至它变得干燥,飘出香味为止。将炒好的小米倒入砂锅中,加入去核的红枣,再加入适量的冷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直到粥变得浓稠即可。
名玉米粥
原料:名150克,玉米碎80克,冰糖适量。
做法:首先将玉米碎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加热煮沸。接着转小火,用勺子不断搅拌,直到米粉的软料变得粘稠。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