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女性朋友都经常遭受痛经的困扰,中医师常常利用穴位技法来缓解这个问题,那么具体的实施方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性器官特征】
水泉穴是位于脚上,属于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它是肾经血气汇聚的重要地点。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的后下方,向下1英寸,在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根据《针灸甲乙经》的记载:水泉穴位于足少阴部,从太溪位置向下1寸,再往脚内踝下方针刺4分,灸烧5壮。
水泉穴有清热益肾的功效,并通过活络来治疗与该部位和所属脏腑相关的严重、顽固、发作性疾病。作为阴经中的子穴,水泉穴特别擅长治疗急性血症。
中医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规律、痛经、尿液排泄不畅、视力模糊、腹部疼痛等症状。
【操作技巧】
在正常消毒情况下,使用1寸毫针刺入4分的深度。可以引起循经感觉的表现,比如串、麻、痛、流水样、蚂蚁样等针刺感觉。
【医疗现场】
痛经是指在月经前后或经期期间,腹部出现痉挛性疼痛,同时还附带全身不适,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未婚女性和刚开始来月经的少女更为普遍。治疗痛经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包括针对中极、三阴交、地机等穴位进行治疗。结合名医的临床经验,可以得出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正在治疗一位28岁的女性患者。她有三个月的经期腹痛,并在摘下戒指后开始出现。现在是她的经期第一天,她感到下腹痛,月经量适中,带有一些暗红色的血块。她的舌头呈暗红色,有一些青色,脉搏有些细弦。根据诊断,她患有痛经(子宫瘀血,不通则痛)。
迅速采取措施,找到水泉穴进行处理。将神阙穴外面涂抹活血化瘀膏,并使用神灯进行照射。半小时后进行针刺时,腹痛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