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医是许多人非常信赖的治疗方式。那么,羊角风是否可以通过中医进行治疗呢?
中医是如何治疗羊角风的?
1、体针
针灸取穴:主要穴位包括背三针、鸠尾、筋缩、腰奇、间使、额三针和丰隆。辅助穴位有中脉、照海、神门、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太渊、三冲、膻中及血海。
治法:以主穴为主,每次选择4到6个穴位。背部针刺采用0.6到1.5寸的芒针,沿督脉进行透刺,例如神道透阳关、神道透大椎和腰奇透阴关。进针后以中等频率(120次/分钟)旋转1分钟。额三针取双侧眉冲穴,沿膀胱经透刺两针,形成一个底边为此连线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顶点沿督脉透针。对于其他穴位,邪气实重者采取泻法,身体虚弱者则采用补法,留针时间为15分钟,每日一次或每隔一天一次。
疗效:经过上述治疗对124例患者进行处理,结合三元辨证疗法,显著有效85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总体有效率为91.06%。
2、头针
取穴部位包括:癫痫穴、顶中线、额中线、顶旁线、枕上正中线和颞后斜线。
癫痫的穴位位置:在风池穴上方1寸处,斜方肌的末端位置。
治疗方法:针刺后使用G-6805治疗仪通电30分钟,低频脉冲电刺激,严重发作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刺激时间。理想情况下,刺激要达到前额有麻感,也可以在脑电图显示的病灶部位进行针刺和通电。每隔一天进行一次治疗。
3、穴住埋线
取穴:主要穴位:脊中、筋缩。配穴包括:大椎、长强、膻中、中脘、气海、内关。
治疗方法:每次选择一个主穴,根据辨证情况选择1到2个配穴。主穴在常规消毒后,切开皮肤,用3号羊肠线埋入3厘米,不进行缝合。配穴则使用18号穿刺针进行埋线。每次埋线作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3个月。
疗效:采用此方法治疗了816例患者,其中678例显著改善,138例有效,总有效率达100%。绝大部分患者进行了1到4次的埋线治疗。
此外,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一切可能诱发羊角风的因素,包括过度饥饿、过度饱胀、缺乏睡眠、情绪激动、心理紧张、过度疲劳以及使用兴奋剂。同时,要谨慎选择食物,尽量避免浓茶、咖啡和酒等刺激性饮品,还应尽量防止发热。对于羊角风患者来说,保持安全非常重要,应避免高处、高温、驾驶以及水上作业。同时,社会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鼓励,歧视只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加重羊角风的发作,不利于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