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性教育会引起性刺激吗?详解儿童性教育的3大观念误区
更新时间:2024-01-28 18:33:37  浏览:

1942年,瑞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进性教育的国家,这一举措在义务制学校开始实施。最初的性教育主要侧重于避孕知识的传授。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瑞典的性教育开始采用新的教育大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对性关系的情感和道德水平的认知。

适当的时间和适度的方式,是儿童性教育的关键。

面对少女怀孕率持续上升的问题,英国政府宣布从2011年开始,中小学将必须开设性教育必修课程,并向5岁以上的学生提供性知识的传授。针对儿童和小学生的性教育教材在内容上相当开放。其中一本名为《我从哪里来?》的教材插图展现了裸体夫妻在床上拥抱的动画形象,并以通俗易懂的成人用语解释性行为。还有一本名为《性与亲属关系》的小学读物,内容涉及性交体位,并专为5至11岁儿童编写。此外,还有一本名为《性》的儿童读物,甚至探讨同性恋问题。

权益、责任和尊重是荷兰学校性教育的三个核心价值观。自6岁起,荷兰的孩子就开始接受性知识教育。对他们而言,学习性知识和学习其他学科一样,是很普遍的事情。

2007年,在中国台湾,相关部门制作了一套名为《踢爆色情、情欲自主》的性教育课程教材。其中,小学教材中通过q版漫画向学生介绍了男女器官、性交以及婴儿的出生过程。高松景,该教材的设计者之一,回答说,性爱和裸体并非“毒蛇猛兽”,简单可爱的画风不会引发不健康的联想,反而可以阐明疑问。

刘达临表示,现在儿童性教育教材的发表已经不足为奇,因为这个遮羞的窗户纸很容易被撕破。但最好的方式还是不要撕破这张遮羞纸。在信息社会中,我们应该采用其他方法让青少年接触性教育知识,而不是直接挑破这个窗户纸。刘教授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性话题存在着禁忌和抵抗。当然,从无法开展对话到完全接受性教育,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我们应该采用直面问题的态度,但同时不需要大肆宣扬。刘达临认为,儿童的性教育必须在适当的时机和程度上进行,因为性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孩子们必须正确对待。然而,教材的语言应该庄重简练,使用最科学的语言和态度来阐述性知识。

及时纠正儿童性教育观念的误区

性教育观念是指对性教育的重要性、作用以及相关问题的看法。在我国,受传统封建思想的长期影响,对性教育的观念存在着误解,主要表现为无师自通论、盲从无知论和诱发论这三种类型。

坚持无师自通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早期性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认为性教育并不重要,尤其是认为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没有必要进行性教育,因为他们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孩子们会自然地学会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他们会长大后自己掌握性知识,无需他人指导。他们的理由在于提前告诉孩子性知识可能会引起强烈的性冲动,进而激发孩子们对性问题的好奇心,所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无视或顺其自然的态度。

许多人奉行无知盲从的观点,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正确理解儿童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生活中也有一些父母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性问题,意识到性教育问题亟待解决,但由于面子或架子的原因,他们不好意思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面对孩子的问题显得局促不安、束手无策。有些父母采取欺骗的手段,编造虚假的故事来欺骗孩子,无视事实地责骂孩子,使困惑的孩子更加茫然。

触发论认为性教育会激发性欲,传授性知识反而会导致儿童情感和性心理的过早成熟等问题。虽然世界各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但它们开展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却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瑞典在早期就进行了系统完整的性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这表明性教育不仅不会引发性问题,还能起到抑制犯罪的作用。同时,性教育和性刺激也应该本质上有所不同。引用美国雷婉医生的话说:性教育的文字与淫秽的文字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淫秽的文字是不必要地描述情欲故事的激情描写。而性教育的文字是理性、客观和冷静的,仅告诉你必须了解的科学事实。通过阅读性教育的文字,人们能够保持冷静,明确应采取的态度和应该前进的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