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在5月13日发布了《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这是中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家庭调查追踪。报告揭示了青少年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5.9岁。专家们建议应将生殖健康教育扩大至青少年,而不仅仅局限于已婚者。

年轻人对于性的态度较为开放,但在性安全方面的知识却存在不足。
当前青少年性行为的普遍性和对性观念的开放程度紧密关联,造成了人流低龄化的现象。
根据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约有60%的未婚青少年对婚前性行为持有宽容的态度,约有22.4%曾有过性行为。据广东省的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8%的大学生赞成恋人之间发生了婚前性行为。
北京某高校的艺术专业学生王宇告诉记者,在双休日、黄金周和寒暑假期间,学校周边的酒店和小旅馆总是爆满。在他的宿舍里,超过一半的男生在假期时会和女生一起借宿。以前的舍友不幸怀孕了,为了不让家人发现,他向同学们借钱帮助她生下了孩子。
王宇表示,如今在大学生中,尤其是在男生中,性已经不再是一个害羞的话题,经常会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
尽管性行为的普遍程度和性观念的开放态度在增加,但并不能推断出青少年已经具备足够的性安全知识。
根据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只有4.4%的未婚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有正确的了解。在未婚青少年中有性行为的人群中,超过一半的人在第一次性行为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有性行为的女性中,21.3%曾经怀孕过,而4.9%的人经历过多次怀孕的经历。
根据上述调查,仅有14.4%的未婚青少年掌握了正确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尽管超过95%的青少年声称听说过艾滋病,但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尤其是了解不够清楚。此外,女性青少年相较于男性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较低。
根据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广东省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在各类性行为中,只有34.3%会每次都采取安全套措施。这样的不安全行为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6.96%曾经患过生殖类疾病,甚至有个别人被诊断出患有艾滋病。
青少年的健康体检需要加强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目前这方面的知识不够。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参加健康体检的青少年不到一半,其中农村地区的参与率远低于城镇,而农村留守儿童的体检率仅为33.8%。
在另一方面,青少年对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有较好的理解程度,然而他们在异性交往和避孕知识方面却相对不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不了解异性交往知识,而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对避孕知识一无所知。
一项调查表明,初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5.9岁。15-17岁的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4.1%,其中农村为5.4%,城镇为2.8%。与完整家庭和非留守青少年相比,不完整家庭的青少年和城乡留守青少年的性行为发生率更高,尤其是城镇留守青少年,达到了7.6%。
在有性经验的青少年群体中,只有53.2%的人在第一次性行为时采取了避孕措施。而这些人中有25%最终怀孕了,其中只有26.7%事先采取了避孕措施。这显示出青少年对避孕知识和能力非常不足。
陆杰华教授表示,近年来青少年的性行为呈上升趋势。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开展青春期教育工作。针对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我们也在积极展开相关教育活动。进一步向青少年推广生殖健康教育,是我们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尤其对于青少年早熟的情况,监护人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就可以确定为性早熟:①男孩在9岁之前,女孩在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②女孩虽然在8岁之后出现第二性征,但初潮在10岁之前发生。
早熟对孩子的危害在于,它的性征出现,特别是初潮的到来,对于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他们可能会感到恐惧、害羞和兴奋。除了引发社会问题,还给监护人带来了精神和生活照顾上的巨大压力。另外,早熟时体内性激素增加,导致骨骼生长加速,骨龄超前,骨骺过早融合,使得受影响的孩子在长大后身高相对较矮。现在,家长们对早熟现象越来越重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孩子出现早熟,不能一概而论他们的未来一定会很矮小。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性早熟可以分为真性早熟、假性早熟和分性早熟。因此,对于性早熟的处理需要及时进行,但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处理。
假性早熟对身体影响较小。
假性早熟是由于体内源性或外源性荷尔蒙增多引起的,使得儿童的第二性征提前出现,生殖器也提前发育,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阴道出血。然而,这些患儿血液中过高水平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产生了强烈的负反馈作用。因此,虽然第二性征会出现,但下丘脑垂体的生殖中枢尚未启动。因此,患儿不按照正常的性发育规律发育,也不会具备生育能力。随着血液中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性征会自行消失或减退。这种早熟对骨骼的发育影响不大,因此主要是通过观察来判断。
需要密切观察那些有部分性早熟的人。
性早熟的部分性表现为乳房发育提前,一般没有其他性征出现,身高增长正常,骨龄与年龄相当或稍早(通常在一年内)。这种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对体内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尚未稳定,导致体内促卵泡生成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升高,引发乳房发育。
这种类型的早熟,对骨骼发育的影响较小,但会促进卵泡生成激素。雌激素水平增高的时间较长,会加快骨骼生长速度,提前骨髁融合。对于这部分儿童,需要密切观察身高增长情况,定期复查骨龄和血液中性激素水平,并在必要时进行性激素检查,以及及时识别是否发展成为真性早熟。还有一小部分患儿,在两岁之前乳房就开始增大,个别甚至在新生儿期,这是因为新生儿在出生时吸入了母亲产生的含有激素的分泌物,从母体血液中获取了激素。大多数患儿随着月龄的增长,荷尔蒙水平会逐渐下降,一般不需要治疗。
要及早治疗真性早熟,抓住机会。
早熟症对患儿的影响十分严重,值得父母们关注。这种早熟症不仅会出现第二性征的早期出现,还会导致初潮和生育能力的提前出现,其影响尤为重大。女孩发生早熟的概率较高,其主要的发病原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外伤、占位病变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然而,在女孩的早熟症中,约有80%的病因无法找到,也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早熟。特发性中枢性早熟与环境中的激素污染物、含有性激素的食物、药物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环境中的激素污染来源于洗涤剂、化妆品和塑料制品等。含有性激素的食物如一些营养补充品和保健品等,原本是为中老年人群体设计的,但被一些家长错误地使用在孩子身上,并长期供给孩子摄取,导致了早熟症的出现。
真性早熟对儿童的影响会受到病程时间的长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开始治疗的年龄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尽早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抓住治疗的时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儿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