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闻报道称,一名13岁的女孩在父亲节那天向单身父亲赠送了一盒避孕套,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感到意外。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年纪如此小的女孩已经知晓避孕套的用途,尽管她可能还没经历过第一次月经。这说明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父母应该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孩子在一个正常的性教育环境中成长。在进行性启蒙教育时,应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进行启蒙性教育时,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方法。
1、沟通时不要害羞
父母表达了对于和孩子进行对话的困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进行谈话。这种私人话题是否适合和孩子一起讨论呢?此外,监护人也反映出当与孩子一起观看亲热场景的电视节目时感到尴尬的心情。
家长希望孩子保持天真纯真,不让他们过早接触性知识,却错过了进行性教育的最佳时期。时间越早孩子越不容易感到害羞,直接传递科学知识也更为有效。尽管在学校中进行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是必要的,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家庭氛围和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2、借事谈性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谈论性教育问题,总觉得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孩子交流,那么可以试着从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亲热场景开始,借此展开关于性的讨论。在谈论的过程中,要充分倾听孩子对性的看法,以此来正确引导他们对性的认识。
男孩女孩们喜欢的节目类型包括新闻、动画、综艺和偶像剧等都常常提到与生理健康、亲密关系有关的话题。这些话题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当孩子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父母可以顺势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给他们传授适当的性知识。不必长篇大论或过度渲染,只需轻松愉快地进行启发教育即可。毕竟,孩子们正在享受节目的观赏过程,不必预订太多的时间。
3、务必避免男孩子穿上女生的服装
有些家长会喜欢将男孩打扮成女孩,让他们穿裙子,扎辫子,而有些家长则会让女孩子穿上男孩子的衣服。这看似无关紧要的行为,却可能会在孩子年幼时对其性别认知产生影响和障碍。最终,这些家长中的一对认为他们的女儿是同性恋,他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由于这个家庭十分希望生儿子,所以从小便将女儿当作儿子来抚养。在家庭中,以妻子为中心,这造成女儿错误地认为:“爸爸应该是妈妈,妈妈应该是爸爸”。由于在童年时期性别角色的取向出现了偏差,父母没有及时纠正,导致她在青春期时出现了性别认同障碍。
在家庭中进行性教育时需要注意避免进入一些“雷区”。
在启蒙教育中存在一些容易引起问题的地方,希望在未来的性教育中能够避免这些问题。
1、无视性别教育
不要简单地把性教育看作是灌输性知识,也不要忽视性别教育的重要性,这是许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忽略性别教育会导致孩子在选择伴侣时性取向发生偏差。
监护人可以从孩子的早期阶段开始进行性别教育,比如,在给孩子洗澡时,可以顺便向他们介绍自己的生殖器官的名称和性别特征,让孩子在这自然的过程中接受性别教育。
2、性教育与儿童的生理发育未同步
儿童性教育应该与儿童的成长同步。比如,在儿童3、4岁的时候,可以向他们解释异性之间的差异,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性别特征。在青春期来临前的两年里,开始告诉他们有关青春期身体变化的知识。
部分家长担心早早为孩子提供性教育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但实际上,孩子的智力在逐渐成长,他们会过滤掉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因此家长无需过分担心。
3、忽视监护人对孩子的影响
监护人们尽力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但他们可能忽略了自己在家对孩子的影响。比如,当他们与伴侣发生性行为时被孩子看到,或者家里的避孕套被孩子接触,这些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性意识上的刺激。因此,监护人们应该注意在家庭环境中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