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痛苦给许多女性带来了困扰,我们应该重视它的危害。经期疼痛发作后,我们必须找出原因,并及时进行治疗和调养。

引起生理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生理周期,如月经、排卵和子宫收缩。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炎症、感染、损伤或手术。一些事物可能会加重疼痛,如艰苦的体力活动、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以及压力和焦虑。与体质有关的因素也可能对生理痛产生影响,如遗传、年龄和体重。如果您经常遭受生理痛,请咨询医生以确定原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措施。
1、许多女性朋友在经期时候忽略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还会参与剧烈运动等活动,这样很容易引发生理痛。
2、在月经期间,应该适当多喝白开水,而不是喝浓茶。因为浓茶会刺激神经和心血管,导致生理痛、生理日延长或出血过多。同时,茶中的鞣酸会与肠道中的食物中的铁结合,形成沉淀,影响铁质的吸收,导致贫血。除此之外,月经期最好不要饮酒、吸烟或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
3、情绪激动:在月经期间,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遇到问题时不要过于激动,保持稳定的情绪非常关键。过度的兴奋和压抑的愤怒可能会导致月经后期、痛经以及闭经等问题的出现。
4、生理期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不要淋雨、涉水或游泳,也不要坐在潮湿、阴凉的地方,不要靠近空调或电风扇的出风口。洗澡或洗脚时不要使用冷水,以免影响月经正常。
5、性生活可能会引起痛经,因此在经期期间应该避免进行性生活。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脱落,子宫内会有新鲜伤口。如果在此时进行性生活,可能会带入细菌,导致生殖器官的炎症和痛经。
6、有些人日常喜欢坐浴,但在月经期间,子宫颈口会略微张开,如果进行坐浴或洗澡,容易将污染的水带入子宫腔内,从而引发生殖器官的炎症和生理上的不适。
生理痛的成因
1、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生理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大约占病理性生理痛的60%。子宫内膜是子宫腔内的一层组织,会随着卵巢激素的作用而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如果这个月没有受孕,子宫内膜就会脱落并引起出血,血液会通过阴道排出而形成月经。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会移位到子宫以外的其他地方,并且每个月都会像子宫内膜一样出血,这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周期性地出血,但这些血液没有通道排出体外,只会在局部积聚起来,形成囊肿,并且逐渐增大。局部的炎症反应会刺激周围的神经,引起疼痛。
2、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肌层的疾病。它与女性的内分泌激素,尤其是雌激素有关。子宫腺肌病主要发生在育龄女性,但其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因此很难预防。常见症状包括痛经和月经失调,往往会导致不孕。疼痛的特点和性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类似,但更为严重。通过超声波和骨盆CT检查可以发现子宫是否变大,肌肉层是否变厚,回声是否不均匀。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子宫是否均匀增大,质地是否硬,表面是否有结节感。采用血液检查可以检查CA-125水平,大多数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升高,基本上可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
3、慢性骨盆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疼痛约占病理性经痛的30%。陈建国指出:慢性骨盘炎的成因可能多种多样,一般是由于未完全治愈急性骨盘炎所致。导致盆腔炎症的常见原因包括产后或人工流产后、宫腔放环或摘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等。术后感染有可能是由于消毒不彻底或者原生殖系统长期存在炎症导致的。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对个人卫生不够重视,未能遵守医生的指导,还继续性生活,会导致细菌感染,引发骨盆炎。如果女性在经期时不注意卫生,并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卫生巾和卫生纸,还有可能性引起骨盆炎症的问题。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在非月经期也会感到小腹隐隐作痛,但在月经期间这种疼痛会加重,并伴有发烧。盆腔炎症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一般的超声波和血液检查可以用来进行诊断。
4、骨盆充血综合征:10%的病理性痛经是由骨盆充血综合征引起的。盆腔充血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表现为慢性盆腔静脉血液循环不畅,盆腔静脉充血。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三种疼痛、两种增多和一种减少:盆腔下坠痛、下腰痛、性交痛、月经量多、白带增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减少。临床观察发现,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疼痛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为了确诊,可以进行超声波和血管造影,也可以进行CA125(卵巢上皮抗原)血液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对症治疗是主要方法,重症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缓解痛经的方法之一是用泡脚来进行:
青椒脚泡
功效:排除体内寒气,促进阳光。因此,能够有效散发阴冷的气息,帮助增加身体内的阳气不足,促进气体在体内的流动。并且具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功能。
中草药泡脚
作用:中草药适用于经痛的女性以及脚干燥和皮肤干燥的人,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并改善淤血现象。例如,白芍、益母草、当归、艾叶等草药。
生姜浸泡脚
方法: 解决脚冷怕冷的问题,可以使用一片生姜(大小如枣)将其拍松,然后用纱布包裹,并放入烧开的水中。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然后用水浸泡脚部。这个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艾叶浸脚
特点:该产品具有芳香、苦燥、分散的特性,可调理血气,温经脉,祛除寒湿,缓解冷痛,适用于妇科用药。它可治疗腹部冷痛、月经不调、宫寒不育等症状。利用艾叶浴和艾叶汤可以实现理气活血、祛湿寒、止血、安神、温经的效果。
步骤:准备30至500克的叶子,在浴室中用开水浸泡5至10分钟,然后将叶子取出并加入适量的水,调整到合适的温度即可。
红花泡脚
作用:此产品具有散发气味芳香、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消散、缓解疼痛的效果。适用于月经闭经、经期疼痛、产后恶露排不畅以及跌打损伤等情况。
治疗方法:古人常常用红花来处理体内的血液问题,一小把红花加入开水中,用纱布包好后可以用来泡脚,每天使用两次。它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痛经、经闭和腹痛等病症。
痛经按摩
三阴交穴
位置:位于小腿的内侧,距离足内踝尖上方3寸,稍偏向胫骨的内侧缘后方。按压三阴交可以促进心肾之间的相互交流,引导体内的热能向下运行,对各种妇科疾病引起的疼痛都有缓解作用。
按摩技巧:先用左手拇指腹揉右侧三阴交穴,感觉到酸胀为宜,经过1分钟后再用右手拇指腹揉左侧三阴交穴1分钟。
血海穴
位置: 坐在椅子上,屈膝,将腿伸直。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2英寸处的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当在膝盖内侧触摸时会感到一个凹陷的区域,凹陷上面有一块凸起的肌肉,这块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按摩血海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治疗与血液相关的疾病,并且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间的小腹疼痛。
按摩技巧:将两根拇指叠加在一起,按压指定的穴位。当感觉身体不适时,左腿也有疼痛感,可以进行刺激左腿。同时,将暖水袋放在腰部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不适感。
太冲穴
位置:位于脚趾和第二趾之间。按摩太冲穴,可以有效舒缓肝脏疼痛,并不仅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按摩技巧:先用左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感觉到酸胀是最好的,过了1分钟后再用右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