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当归远志酒
组成:使用150克全当归、150克远志和1500克甜酒。
制作方法: 先将整株当归切成碎片,然后与远志一同放入白布袋中储存和净化器内,浸泡于酒中,并将口封紧。经过7天后,可以取出,并且去除杂质备用。每晚饮用时可适温,可随意选择喝,断续饮用。当酒用完后,按照同样的步骤再次制作。此饮品的功能在于活血通经,调和气血。
适用范围:可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或气血不足的病症。
乌骨鸡汤
材料:1只乌骨鸡,分别9克的当归、黄芪和茯苓。
制作方法:首先将鸡肉洗干净,清除污垢,然后将药物放入鸡的腹腔,用线缝合,放入砂锅中煮熟。之后去除药渣,可以将鸡肉和汤分开食用,每次可分2~3次服用。在月经前的每天,每天可服用1剂药物,每次服用3~5次。
功效:促进消化与血液循环,提高气血充盈程度。对于气血不足引发的月经量少、颜色淡、头晕、心悸、脸色苍白、腹部空虚、舌质淡红、脉搏细弱等症状适用。
用途: 用于治疗长时间无法生育的患者。
红花育卵
所需材料: 一个鸡蛋,1.5克红花。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准备一个鸡蛋,打开鸡蛋壳,在里面放入1.5克的藏红花,搅拌均匀后蒸熟。从月经来潮的下一天开始,每天吃一个红花培育的鸡蛋,连续吃九个。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下一天再开始穿衣服,连续进行3~4个月的月经周期。
功效:治疗气虚和经络淤血导致的不育症状。
烤羊肉
所需食材: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
烹饪步骤: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入干净的中药、酱油、盐、糖、黄酒和适量的清水。红烧直到肉变得烂熟,可以经常食用。
功效:调理中焦,补充虚损,增加气血。气虚引起的月经量过多,颜色较浅,颜色不鲜艳,精神疲劳,懒散,舌苔淡白,脉搏弱者适用。
将鸡煮熟可以与益母草一同煮
配料:选择一只黑骨白毛的鸡,准备500克益母草(分成4份),此外还需要一点料酒、陈醋、姜汁和川雄汁(分别用于炒制)。
制作方法:先将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鸡内,用清汤煮熟,将鸡取出后可搭配淡味食用,或者配上酒一起食用也可。取出鸡骨和药渣,晾干后研成粉末,再加入120g的归身草、60g的续断草和18g的姜研成粉末,加入蜂蜜搅拌成丸状,每颗丸重9g。每日早、中、晚各服用1颗丸。
蜂蜜膏制品的一种是生化蜂蜜膏
成分: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雄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将前七味加入500毫升水中,煮沸至300毫升,去除渣滓,加入白蜜,每次服用30毫升,每天服用3次。
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消散淤血,调理经脉,适用于月经少、血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且拒绝按压的症状,同时舌头正常或有暗紫色,有瘀点,脉搏细弦且不畅通。
艾叶母鸡汤
所需材料:一只老母鸡、15克叶子。
使用方法:将老母鸡洗净并切块,与草叶一起煮汤,分为2~3次食用。连续在月经期服用2-3剂。
功效:补充气血,健脾安神;适用于体虚导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的情况。
地黄煮酒
配方:面料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使用方法:将黄酒倒入瓷瓶(或杯)内,加入生地和益母草,隔水蒸煮约20分钟,每次饮用50毫升,每天饮用2次。
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止血作用;适用于因血液淤滞引起的月经过多,颜色呈紫黑色,含有血块或伴有小腹疼痛不愿按压的症状,舌质呈紫暗色或有淤点,脉搏细弱且有阻滞感。
两地膏
成分:生地和地骨皮各取30克,玄参、麦冬、白芍各取15克,阿胶取30克,白蜜取40毫升。
用法:将前五味煎煮并取得300毫升的浓汁,另外用60毫升的白开水将阿胶溶解,倒入药汁中,加入白蜜,置于文火上调制, 等待冷却后,将其装入瓶中。每次服用20毫升,每天服用3次。
功效:具有滋养阴液、补益血气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热内扰引起的月经过多、颜色偏红、头晕、烦躁、舌头红、脉搏细弱的症状。
羊肉炖枸杞
配料: 1000克羊腿肉,50克枸杞,适量调味料。
使用方法: 将羊肉加热水煮熟后,将其放入冷水中洗净血沫,然后切成小块。在锅中加热热油,加入羊肉块和姜片炒煽至香味四溢。接着加入料酒继续炒煽,然后将枸杞子和清汤(2000毫升)倒入锅内。加入适量的盐和葱,煮至沸腾时,撇去表面浮沫。改为文火,煮约1~1.5小时。
功效:补养肾气血;适用于肾阳虚弱导致月经稀少或不规则,颜色淡红或暗红,质地稀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下腹部感觉冷,夜间尿多,舌苔淡白,脉慢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