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脾胃虚寒艾灸什么穴位
更新时间:2023-12-28 21:59:31  浏览:

哪个穴位适合用于脾胃虚寒灸疗法?

1、哪些穴位适合于脾胃虚寒灸疗法?

部分穴位选择:期门穴、章门穴。

背部有肝针孔和脾俞孔。

按摩四肢穴位时可选用丰隆穴和内关穴。

肝气淤滞会导致腹胀、两胁胀的症状,可以通过加灸太冲穴来缓解。

肝气郁滞导致肝郁脾虚症状时,可以使用丰隆加太冲方剂治疗。而在肝郁脾虚症状时,可以使用丰隆加太白方剂。

2、火旺了就能保护脾胃的健康了

艾灸对提升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体抵抗力有帮助,对治疗胃胀痛、呕吐、呃逆、吞酸和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有效果。艾灸关元可调节阳气,降低阴气,温暖元阳,增加血液供应,滋养肾脏,补充气血,平衡冲任经络,调理气血循环。神阙穴可主治上吐下泻、腹中虚寒、腹痛腹泻、肠鸣、儿童厌食、老人失禁、脱肛、水肿、膨胀、宫寒不育、毛巾风、霍乱、角反张和神志不清等症状。艾灸神奎也可以治疗腹泻、便血后大便不畅的问题。

灸疗有助于保持阴阳平衡,通过温热燃烧的灸火产生的热能,通过经络的传导,用温和的热量来补充肾脏的精气,并起到增强抵抗寒冷的作用。

如果你平常常感觉到胃部隐隐作痛,特别是在劳累、食用冷食或受凉后疼痛加重的时候,或者出现腹泻无法止住、胃口不好、口中淡淡且没有喝水的欲望,那就很可能是脾胃虚寒的表现。根据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的说法,寒冷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因此,治疗方面应该以温暖、通畅和补益为主。对于脾胃虚寒的症状,可以考虑通过艾灸穴位的方式来缓解。

3、怎样进行脾胃虚寒的艾灸治疗?

技师拿起点燃的艾草,对准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的中脘穴、肚脐下3寸的关元穴、以及肚脐位置的神阙穴。一般离皮肤1.5-3厘米的距离,以病人感到温热、舒适而没有灼痛感为准。

每次灸治需持续大约20分钟,直到皮肤发红为止。这是灸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昏迷或局部觉知减退的患者,应随时留意局部温度,以防烫伤。该灸法的特点是温度相对稳定且持久,能够促使局部气血畅通,主要用于局部疾病治疗时进行艾灸。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