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腱鞘囊肿可以试试中医针灸
更新时间:2023-12-30 20:32:13  浏览:

腱鞘囊肿在中医学中属于筋结、筋瘤、聚筋、筋瘫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这种病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过度劳累、肌肉外伤、痰湿堆积、长时间站立、扭伤等因素导致肌肉的协调性受损,影响了血气的畅通,从而阻塞了肌肉脉络的通路。

囊肿分为单房囊肿和多房囊肿,一般来说单房囊肿更常见,生长较慢。最开始囊肿质地柔软,有轻微的可移动感,延长日期运动时会感到轻微不适。在临床上,可以通过进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来确诊。

针刺治疗的先决条件是对阿是穴(即囊肿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根据囊肿的大小,选择长短适宜的略粗一点的毫针。将针身与局部正常皮肤分别呈30度角,分别在囊肿周围的12点、3点、6点和9点的位置进针。针尖指向囊肿的中心(四针形成“十”字形状)。

请注意,针头必须穿透囊肿的囊壁,但深度不得超过囊肿下面的薄膜。一旦针头插入,应使用大幅度的旋转插入手法,直到针头感到刺痛、麻木或有膨胀感为止,然后将针头保留在囊肿中10分钟。注射时应摇动针头的大开口,并迅速将针头取出,不要按压开口,以使囊肿内的胶状粘液通过针孔流出。

手术者可以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来挤出囊肿内的胶性粘液,尽量清除粘液。然后,将消毒过的硬币紧贴在囊肿的壁上,并用绷带固定(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患者不可使针刺处接触水或施加过多力量,在3天后要取下绷带和硬币。如果液体自行变硬,则不需要强行挤压。即使进行了2-5次针刺,囊肿也会逐渐变软并最终消失。通常,进行1-3次治疗就可完成痊愈。如果痊愈后出现复发,同样方法的治疗仍然有效。

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围刺法,是中医针灸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多根针同时围绕着囊肿病变的局部进行刺激,以增强经脉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局部各经脉、脉络、浮络、孙络和皮肤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可以使局部血气流通畅旺盛,经气充沛,从而达到帮助调节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消除痛苦,使局部更加柔软的效果。

针对腱鞘囊肿的治疗,针刺疗法可以促进当地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当地的代谢和营养状况,吸收炎症,减轻肿胀,缓解疼痛,以达到治愈的目的。针刺疗法在治疗腱鞘囊肿方面有着快速、无痛、无副作用,并且不会留下疤痕等优点。

重要的是要强调一下,对于腱鞘囊肿的治疗,针刺疗法效果显著。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务必严格消毒,以防感染,同时要注意病人的休息。在恢复期和康复后,患有该病的人要避免过度使用手劳,以防再次发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