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年幼而忽视这一点。在给孩子进行性教育时,要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1、婴儿早期性教育
主要是母亲照料和喂养孩子的责任。
亲子互动可以增加儿童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有助于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对于那些缺乏与成人亲密接触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智力和性敏感度可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美国动物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把两只离开母亲喂养的猴子给予不同的母亲养育,其中一只是由棉布母猴养育,另一只则是由金属刺母猴(全身都带有金属刺的假母猴)养育。而那些长大时被金属刺母猴哺乳的猴子在成长后往往不会进行性活动,表现出行为退缩,不愿与同类交往。因此,早期婴儿阶段的教育特点在于满足他们的饮食需求,同时也满足其皮肤触觉的发育需求。这个时期通常不超过三岁。
2、儿童早期性教育
让孩子从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接受相应的性别角色。
例如,我们应该鼓励男孩子展现勇敢和坚强的一面,同时也要鼓励女孩子展现温柔和甜美的特质,以及爱干净等其他优点。另外,男孩子应该穿适合男孩子的服装,女孩子应该穿适合女孩子的服装。从自己的偏好出发,采取男性化养育方法给男孩子或女性化养育方法给女孩子带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这种方式可能成为孩子将来可能成为同性恋的原因之一,也可能导致家庭不和谐的因素。
现在,应该同时开始灌输最基本的性道德观念,例如教导男孩要爱护和尊重女性。还应该教授一些基本的卫生常识,比如上厕所前要洗手,不要往尿道塞入异物等。在这个阶段,为了照顾幼儿,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睡觉,但是也要确保大人必须睡觉。这个阶段从断奶到6岁,也就是孩子开始自己上厕所的时候。如果孩子有比较独立的能力,那就应该根据孩子自己的起夜能力来决定何时分床。
3、儿童性教育的目标是让6岁到10岁的儿童了解相关知识
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开始在学校学习,社会知识和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所有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该给孩子独立的房间。此时,孩子的性别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可能不愿意与异性坐在一起或者一起行动,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骄傲。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粗暴地干涉孩子的心理现象,而应该给予肯定。如果发现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感到厌恶,为了防止将来发生性别角色的错误认知,我们必须及时进行纠正。同时,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基本的卫生知识,并教他们保持性器官的卫生。我们还应该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己,鼓励他们独立自主的倾向,要求孩子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区别,尤其是教育男孩尊重女性。我们还要教育孩子男女交往的道德规范,要求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
4、青春期性教育
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孩子会进入青春期,女孩会开始经历月经,男孩会首次有遗精的情况出现。他们会开始注重异性问题,并产生模糊的性意识,对异性会有好奇心和希望能够建立更多的交流。这时的性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卫生知识、男女交往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女孩如何保护自己、初步的恋爱道德准则、明晰法律和道德对于两性关系的基本要求、预防性犯罪的发生,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和接纳。这个时期的范围是10到20岁。
5、青春期性教育
当孩子长大后,他们会发展出独立的兴趣和个性,并逐渐成熟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开始谈恋爱并步入婚姻,建立自己的家庭。在性教育方面,我们应该关注如何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夫妻生活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教育孩子和经营家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