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小学校长带6名女学生开房”的新闻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强奸、性侵、猥亵、嫖宿幼女等等这些伤害幼女的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多,被性侵女孩呈低龄化趋势,令不少家长担忧。幼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弱势群体,缺乏相应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性侵这样的一种潜在危险,家长和老师要提前对其进行相关阶段能理解的性教育。教孩子认识性侵犯,理解隐私部位不能随意接触。

儿童性侵犯案件屡有发生,呈现出年龄偏低化的现象
五月八日,海南省万宁市后郎小学六个六年级女学生集体失踪,老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恐慌。当这六个女孩被发现后,她们的手、脖子等身体部位出现了青肿,经过医院检查,发现她们的下半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海南小学的校长和六名女学生开房的消息在网上疯传。
校长与女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问题仍未真正解决。《今日早报》5月18日报道了一则题为《小学校长12年性侵9名学生,农村常见》的新闻,使公众对涉及性侵犯未成年女孩的案件更加关注。一名乡村小学校长在过去12年里对9名低年级女学生实施性侵犯,曾多次将两名女孩带回自家进行这种犯罪行为。
近年来,强奸、性侵犯、猥亵、妓女等对幼女造成伤害的行为屡见不鲜,性侵犯的儿童年龄趋向于更低。这些性侵犯儿童事件背后隐藏着无辜的受害儿童。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97年下半年的135起案例,到2000年的3081起案例,再到2000年至2004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全国48名幼女遭到性侵害的案例,2009年的数据达到了175人。
儿童性侵犯事件屡屡发生,心理专家表明,这些女孩成年后往往经历心理阴影,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深思,儿童性侵犯离我们有多近。
李女士是芝罘区的一位普通母亲,她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最近,类似的消息屡屡传来。作为监护人,尤其是母亲,她非常担心孩子。然而,她也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传达这些信息。孩子并不了解什么是性侵犯,而父母忽视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孩子遭受性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我女儿四岁时,她喜欢偷看厕所并且用卫生巾垫在内裤里。我为了避免尴尬,选择隐瞒这件事。周先生向记者透露。在谈及性觉醒方面的变化时,父母往往因为无法提供性教育而感到内疚。心理门诊医生叶松涛表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他从未见过关于性教育的咨询者的家长。中国的孩子通常是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了解性知识的,极少从父母那里得到明确的答案。
许多家长认为性教育并不紧要,不应该教孩子,而是让孩子长大后自己去了解。但实际上,孩子3岁时便经历了性心理发展的首个高峰,此时孩子会产生很多关于出生和性别的问题,这个发育高峰期会一直持续到孩子6岁。儿童性心理的发展在幼儿时期(6岁之前)尤为重要。然而,有记者采访了5位监护人,却得知他们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性教育。“太小了,跟她谈这个不好说啊。”周先生表示。
要告诉孩子私处是不能被触碰的
儿童应该学习有关性暴力的知识,并理解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重要性。对于3岁及以上的孩子,父母应指导他们了解身体的私密之处,特别是教导他们意识到生殖器官是私密的。女性的私密部位不仅包括生殖器官,也包括胸部。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纸上画男孩和女孩,然后用红色标示私密部位,并强调“这是身体上不能轻易向他人展示或接触的区域”。这一过程旨在帮助孩子识别私密部位,树立保护身体隐私的意识。
父母还需教导孩子:不论是谁,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朋友、亲戚、老师,都不能无故触摸或看你的私密部位;如果有人试图触摸你的私密部位,你要想办法离开他,然后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你也不能随意触摸或看别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大胆、主动表达意愿的习惯和能力。当孩子自信、大胆时,若遇到陌生人的无理要求时,不应轻易被诱惑而勇敢地拒绝。在家里,家长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训练孩子。例如,故意让孩子穿着背心和裤子的部分接触,然后让他们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预防性侵犯的技巧被广泛分享在网络上
最近,在推特上广泛传播了一份有关如何防止学生受到性侵犯的指南。这份指南明确提出了五个要点,希望在校女生能够明白:在学校内或回家的路上尽量和别人一起行走,避免去没有人的地方,不轻易接受陌生人或他人给予的饮料和食品,对于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触都要坚决拒绝,对于不恰当或不舒服的身体接触要勇敢地说不。指南还提到,一旦发生性侵事件,学校有责任告知受害者的家长,尊重并保护受害者的隐私,了解实情,鼓励孩子说实话,并提供支持和安全感,确保受害者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接受心理指导。
哪一类人会对儿童进行性侵犯
对于对孩子进行性伤害的人来说,他们大多不是陌生人,通常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最尊重、最亲密和最依赖的人。侵犯者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例如亲人、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等。孩子对这些人没有意识到防范的必要,从来就不会想到那些他们所爱和尊重的人会对他们进行性侵害。而侵犯者则利用自己的权势侵犯和剥夺了受害孩子自主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和意愿。有关机构对性侵害事件的调查统计发现,85%的儿童性侵害案件都是由这些人所为,而陌生人性侵害儿童的案件仅占15%。
我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向120名年龄在11~12岁的孩子询问了关于儿童性侵犯的问题。孩子们被要求描述可能会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的特征。然而,在孩子们的描述中,没有一个孩子认为可能是自己的父母、亲人、老师、父母的朋友或邻居的叔叔会对他们进行性侵犯。相反,他们普遍认为,儿童性侵犯者通常都是长相丑陋、行为凶暴、失业、恋爱不顺、有心理问题的人。一些孩子描述道:他们很丑陋,头发稀疏,脸上有伤疤,眼睛小,鼻子塌,嘴巴大,手脚大,甚至耳朵也很大。孩子们试图通过这些描述来“刻画”出儿童性侵犯者的外貌特征,但这实际上会误导他们的防范意识,无法真正防止真正的罪犯。
家长应当告诫孩子,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是什么,潜在的施暴者可能是家庭成员、父母的朋友、邻居或学校老师。但是,我们的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喜欢孩子,伤害他们的人只有极少数。因此,孩子们必须了解如何区分良好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如果他们知道如何应对性侵犯,他们就能保护自己。
当遇到性伤害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当遭遇性伤害时,应该怎样应对。
●在与他人交往时,如果判断有必要,要尽快保持冷静,并想办法聪明地离开。
切勿惹怒入侵者,这会危及您的生命安全。
● 如果遭受性侵犯,请立即告知父母、报警并前往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 当力量无法抵抗侵害者,也没有逃脱的机会时,在无力为力的情况下,最好先顺从犯人,而非采取跳楼等伤害自己生命的途径进行对抗,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們的傳統文化中,貞潔的價值超越了生命,這種文化的強烈程度在媒體的宣傳中表露無遺。媒體常常報導某女孩因為抵禦性傷害而從五樓跳下,為了保護自己的貞潔而遭受重傷甚至死亡,康復後也要面對瘫痪卧床的半生。每當看到這樣的報導,我們為什麼不首先保護自己的生命,其他的都不重要,活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孩子能明白,生命的價值比貞潔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