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筒靴是秋冬季节必不可少的单品,能为女孩们增添迷人风采。它们不仅能与多种风格的服饰完美搭配,还能让人显得神采奕奕。然而,很多靴子设计为高跟或者过于尖窄,穿上后会限制脚部的活动,造成不便。此外,过高的鞋跟可能使身体重心前移,改变脚部的压力,从而容易导致大脚趾外翻畸形,形成所谓的“靴子综合症”,这让许多时尚女孩感到困扰。
骨科专家特别提醒爱美女性:保护双脚非常重要。靴子不宜过尖或过窄,平时鞋跟高度保持在2至3厘米左右为佳。同时,可以轮换穿平跟鞋和高跟鞋,让双脚得到适当的放松。
鞋跟过高和鞋头过尖容易导致“拇外翻”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女性的脚趾根部有向外突起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大脚趾应该与其他脚趾平行向前,但有些人的大脚趾却会向小脚趾的方向倾斜,甚至与第二个脚趾交叉或重叠。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拇外翻”,在民间则被称为“大脚骨”。
拇外翻是一种慢性疾病,最初可能只表现为脚趾轻微畸形,影响外观。随着病情的发展,穿鞋和行走时会感到疼痛,最终不仅拇趾畸形,还可能出现胼胝(如脚垫、老茧),并导致其他脚趾也变形,疼痛加重。
原因一:遗传因素。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遗传倾向,主要通过母系遗传,特别是女孩更容易受到影响。此外,女性的足部韧带相比男性较为脆弱,在相同遗传条件下,拇外翻的发生率更高。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的柔韧性逐渐减弱,这也是拇外翻在中年女性中较为常见的原因。
原因二:是后天因素引起的:这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造成的。其中,经常穿尖头鞋或高跟鞋是导致拇外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穿着这些鞋子。
根据统计数据,拇外翻患者中有超过80%是女性,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达到40:1。这与女性经常穿着尖头高跟鞋有很大关系。
骨科专家指出,患有拇外翻的人往往会发现大拇指向外倾斜,而大拇指根部则向内凹陷,导致前脚呈现三角形状,像是“蛇头”。长时间这样会引起拇囊炎,甚至导致爪形趾等疾病,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防治结合,消除拇外翻的困扰。
拇外翻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前脚变宽、足拇指向外偏斜、疼痛以及足拇囊炎的形成。有些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或可以忍受,但在活动较多或夜间休息时,仍会感到大脚趾周围或踝关节的不适感,这与拇指外翻后足部受力的变化有关。若情况严重,可能还会影响到其他关节,导致一些骨关节的并发症。
找到一双合适的鞋子非常不容易,走长路起来也会感到很疼。随着天气逐渐变凉,许多女性开始穿皮鞋和长靴,这可能导致拇外翻的情况。而对于已经有拇外翻的人来说,长时间将脚放在鞋子里会使疼痛加剧。
拇外翻除了遗传因素外,后天的影响是可以预防的。因此,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平时选择鞋子时,应尽量选择前部宽松、没有高跟的鞋,特别是在运动或长时间步行时。此外,如果工作或特殊场合需要穿高跟鞋,回家后可以用热水泡脚,以缓解软组织的紧张。
上班时尽量不要穿超过4厘米的高跟鞋,建议在办公室准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与高跟鞋轮换穿,以减轻脚部疲劳。回到家后最好立即脱下高跟鞋,赤脚走动,这是一种缓解足部疲劳的简单方法。此外,有机会时应该让双脚得到放松,换上鞋底低于2厘米的鞋子,保持脚部通风。
轻度拇外翻通常采用普通的物理治疗,但如果想要完全治愈,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还是手术,这也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案。现在还有一种可行的措施是通过独特的微动力外科系统,以5到10毫米的小切口进行微创手术,去除骨赘。
拇外翻的形成是由于足部第一趾的复合畸形,伴随第一趾关节周围软组织失去平衡,因此导致病情逐渐加重。一旦发生拇外翻,情况会越发严重。
据统计,中国至少有一亿人患有拇外翻,女性在其一生中至少有20%的几率会出现这一问题。
有一次看芭蕾舞表演,我用望远镜一照,发现舞台上的那些芭蕾舞演员,估计大多数都有拇外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