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午节期间,许多老人都会在自家门口挂上艾叶和菖蒲,以借助它们的香气来驱避污染和灾难。这是一种大家都熟悉的传统。然而,关于艾叶在针灸中用于预防疾病的知识,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
艾叶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性温,味苦、辛、香,具有温经止血和散寒止痛的作用。中医师常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腹部冷痛、月经不调以及崩漏等症状。一般通过针灸的方式来使用艾叶,将其叶子制成艾绒等点燃,借助灸火的热量,刺激体内温热气血,促进药效的渗透。通过经络的传导,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相关疾病。
古代医书《医学人门》提到:“药物不奏效,针刺无效,则必须采用灸法。”这表明灸法是药物和针刺之外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传统灸法中,灸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此外,还有灯灸法,即在灯心草上涂油点燃后进行灸疗,还有用大蒜等刺激性药物制成的白芥末、干莲草等,捣碎后贴在皮肤上以产生泡的方式。无针灸、灸法以及其他疗法相结合,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症。针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灸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