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春季脾湿肝火容易疲劳 中医推荐最有力的祛湿中药食谱
更新时间:2024-03-07 14:07:08  浏览:

春季,一些地方已经进入雨季,时而倾盆大雨,时而乡村和城市被雨水所围困,户外的花草树木和室内的地板墙壁都湿漉漉的。这个时候也是潮湿疾病高发的季节,一些人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厌食、腹胀、精神不振、易困倦、行动不便、大便稀薄或腹泻、口感粘腻等消化功能下降的症状,中医称之为湿阻。这些患者在就医时,通常会发现医生倾向于使用一味中药——砂仁。那么,砂仁是什么?

砂仁生长在有助于化湿、理气、健脾、舒胃的特性,常被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腹胀疼痛、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经过盐制后,砂仁的化湿特性略有减弱,温和不过激,对安胎的作用增强,有助于缓解胎儿不安,常被用于处理胎动不安的情况。

砂仁的关键成分主要是龙脑乙酸脂、樟脑和硬脂酸等,其挥发油含有超过3%,主要包含柠檬烯、樟烯、月桂烯等成分,皂苷含量约为0.69%,同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糖仁有多种药理作用,首先是它具有抗溃疡的效果。动物实验显示,糖仁水煎对幽门结扎性溃疡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但对胃液量、游离酸和总酸排出没有明显影响。

接着是在肠胃方面的影响。砂仁籽提取物可以增强肠道收缩的节律和频率,且随着浓度增加有更显著的效果。

最终,砂仁影响肠道的蠕动。砂仁可以促进肠胃传输功能,这表明砂仁能够促进气膨胀、缓解痉挛和止痛。它增强离体回肠的节律性运动,有助于推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可能解释了口服适量的阳春砂仁对腹痛、腹胀、食物滞留以及脾胃气滞等消化道症状有疗效的药理学基础。砂仁的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明显的抑制血小板凝集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砂仁味辛、温,归脾、胃经。每次内服3~6克,煎煮后饮用,阴虚血亏、内热炽盛者使用应慎重。动物实验未发现急性、亚急性毒性,但有报道有人口服偶尔会发生过敏反应。从药理作用来看,砂仁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慢性肠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于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可采用适当的食疗方法缓解。砂仁的疗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湿行气

病人表现为湿脾土和脾胃气滞,砂仁具有化湿醒脾、行气温的功效,对治疗中焦气滞后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尤其适用于寒湿滞后的患者。

三香猪肚汤

配料: 5克肉桂,6克砂仁,20克紫豆蔻,1克猪肚。

做法:先将猪肚清洗干净,将三种中药研磨成粉末,装入猪肚内,加入3杯清水,用麻绳将猪肚口系紧,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水,煎煮2小时。取出猪肚,去除药渣,享用猪肚和药汤。

山药、扁豆和砂仁制成的糕点。

成分:200克鲜山药、50克鲜扁豆、3克陈皮丝、3克砂仁、500克红枣肉。

准备:将山药削皮切片,把扁豆、砂仁、枣肉切片和陈皮丝混合在一起,蒸出饼,作为早餐食用,每次食用50~100克,有助于健胃养脾。

温中健脾

病人头部闷闷的,休息或体温稍有缓解,没有食欲,大便稀薄,感到疲倦无力。砂仁有助于化湿行气,调节中焦,止吐,温暖脾胃,可以单独研磨吞服,也可以与干姜、附子等药物搭配使用。

收缩砂仁酒

原料:30克砂仁,1斤黄酒。

做法:将砂仁研磨成粗末,装入白色布袋中,然后放入装有黄酒的清洁玻璃瓶内,浸泡7天后可饮用,每次饮用15~20毫升。

酒精过敏等禁忌症状的人不应该饮酒,尤其是阴虚有实热的人。

砂仁肉桂粥

原料:3克砂仁,2克肉桂,15克薏仁。

制作方法:将三味药材研磨细末,每天晚上煮一碗米饭粥,加入药材后食用。坚持服用有助于驱寒保暖,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这个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消化吸收,含有丰富营养。

人参砂仁酒

配料:人参20克,干姜30克,附子10克,砂仁10克,甘草10克,白酒750毫升。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材放入装有白酒的干净瓶子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每次服用15~20毫升。

适用于因脾胃虚寒引起的腹部胀痛、呕吐清水、没有胃食欲、肠鸣腹泻等症状的治疗。

安胎

砂仁不仅可以应用于治疗孕期呕吐和胎动不安,还有助于促进气机顺畅和缓解恶心。长时间患有孕期呕吐不适的女性,可以选择使用炒熟并研磨成粉后服用。对于出现血气不足和胎动不安的情况,也可以考虑搭配人参、白术等泰山岩以分散砂仁的作用。

砂仁也可治疗反酸现象。每次取砂仁2克放入口中,慢慢嚼碎,将嚼碎后的药粉随唾液吞下,每日嚼3次,疗程短者,通常2次见效。对于长期难愈的胃痛、虚实交替的情况,可以试用百合、丹参各30克、乌药、高良姜、熏香各9克、檀香6克(后)、砂仁3克,水煎后服用,具有一定的疗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