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产生耳垢,它是如何形成的?需要人为清除耳垢吗?一起来了解一下耳垢。

耳屎的形成
外耳道外1/3软骨段部位的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不同,该区域有一种称为耵聍腺的汗腺,类似皮脂腺,可以产生一种油脂。刚分泌出来的物质形状像蜡,与皮脂腺排出的油脂混合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原始耳垢。
耳朵里的耳屎由耳道的灰尘、脱落皮肤碎屑等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在干燥后会变成淡黄色松脆的片状耳屎,这就是我们掏耳朵时看到的耳屎。另外一种耳垢则是湿沾的,主要由耳垢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分泌物在未干燥时堆积在耳道内,凝聚在一起,挖出时感觉稍微湿润,俗称油耳。
平时不必清理耳朵
耳屎其实是保护耳朵的一种屏障,在潜意识里,许多人都把它误以为是身体的废弃物。实际上,并不建议频繁清理耳朵。耳屎会逐渐从耳道内部移动到耳道口处,在下颚关节运动的帮助下,会自然地随着咀嚼而脱落,从耳朵排出体外,不必担心造成耳道阻塞而影响听力。健康的外耳道天然具备自我清洁功能,盲目清理反而可能会损伤周围的软组织,并引发外耳炎或鼓膜部位的炎症,影响听力。
另外,频繁地清理耳朵可能会导致耳屎产生异常。当耳屎被灰尘和脱皮包裹后,形成的硬块堵塞在外耳道中,可能会对听力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前往耳鼻喉科让医生使用专门工具进行取出,不建议自行取出硬度较高的耳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