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秋季已经来临。然而,据气象专家称,虽然已经是立秋,但一些地区的温度仍然很高,尤其是在“秋老虎”的时候。因此,女性朋友们需要更加注意养生。那么,身处“秋老虎”时期的女性如何养生呢?对于此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养身体呢?
秋天的气温常常不稳定,有时候会突然升高,给人们带来不适。这种现象被称为“秋老虎”。为了保持健康,人们应该采取一些养生方法。首先,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其次,要注意饮食,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食品。此外,多喝水,增加身体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清洁体内的毒素。还可以适当进行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等,增强免疫力。总之,通过合理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秋老虎”,保持健康。

1、进入立秋以后,我们仍然需要注意防范“秋老虎”的袭击,同时要继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进入秋季之后,虽然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增大了,但有些时候白天仍然很炎热,有时候甚至更加闷热。因此,我们需要继续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不能有任何懈怠。
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这种饮食可以防暑敛汗补液,还可以增进食欲。因此,喝一些绿豆汤或者吃一些莲子粥、薄荷粥是非常有益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既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又可以补充因排汗而丢失的钾。另外,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年老的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
三、饮食要加强营养。不应只追求清热解暑而导致饮食过于清淡。实际上,到了立秋时节,可以适当地食用肉类食品,例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能清暑解热,又能补充营养,可以放心地食用。
2、应对“空调病”,在立秋时要加以预防和治疗
在炎热的季节里,许多家庭和办公室开启空调,人们享受着凉爽的清风,却也容易感染上“空调病”。特别是在立秋之后,天气渐渐变凉,稍不留意就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感冒、腰肩疼痛等不适症状。
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得较凉,应尽量控制开启空调的时间,晚上最好不要开,或者只开除湿模式。这样既可以降低温度避暑,又可以预防空调病。其次,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可以经常喝一些姜汤。生姜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空调病”。此外,患有慢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宜频繁使用空调。在必要时,应避免直接吹风或者覆盖住腹部。
3、预防食品和衣物发霉变质
在立秋时节,降雨增加了湿度,天气变得闷热。这种情况下,食品和衣物容易发生霉变。一般来讲,当气温达到35℃以上,而相对湿度超过70%,就容易出现霉变现象。食用霉变食物会导致胃肠疾病,如腹泻、呕吐、肠炎和痢疾等症状。
易霉变的食物包括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子、香蕉、甘蔗、大米和豆类等。同样,衣物、床单和被褥霉变也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
打开封闭式包装的熟肉后应当在一天内食用完毕,如果时间过长且没有确认变质的情况下,应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牛奶一旦变质绝对不能饮用。
4、要警惕咽喉炎的多次发作

现在已经进入了立秋季节,年轻人成了咽喉炎的主要患者群体,多数是因为受凉而导致咽部发红肿胀。咽炎和喉炎的发病率与气候变化有关。秋天的空气变得干燥,气温也逐渐下降。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的水,多吃一些养阴润喉的食物,像百合、银耳、黑木耳和梨等等。平时经常用嗓子的人尤其需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的次数。此外,秋天容易上火,所以建议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当感到喉咙肿痛时,可以迅速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穿心莲等。通常穿心莲制剂的关键成分是穿心莲提取物,其中含有穿心莲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等物质。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穿心莲乙素的含量不超过1.5%。
饮食禁忌
在养生学中,饮食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立秋后,我们需要通过饮食来增强肝脏的功能,以对抗过多的肺气侵袭。下面这些食物可以供我们选择: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和山楂。
在调养饮食方面,秋季的关键是遵循黄帝内经中的“秋冬养阴”原则,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多吃一些滋养阴润、防止秋天干燥伤害阴液的食物。以下是可以选择的饮食选项:银耳、梨子、芝麻、藕、菠菜、豆浆、鸭蛋和蜂蜜。
1、要避免过度饮食
到了秋天,由于天气好而且食物多样,大部分人往往会吃得过多。过量的摄入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存储在身体中,导致发胖。在秋天的饮食中,我们应该注意适量,而不是纵情地大吃大喝。
2、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的量
在秋天,我们应该减少摄入具有刺激性强、辛辣和燥热特性的食物,例如辣椒。此外,我们还要避免积累湿热之气。那些有浓重香气的食物,都有驱散湿气的功效,因此推荐摄入一些有香气的食物,比如芹菜。
3、饮食时应避免过多的食用生冷食物
随着秋季天气由炎热转为凉爽,我们的身体也会适应这一变化,生理代谢也会有所调整。在饮食方面,特别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以防止肠胃消化不良并可能引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4、应该避免食用过于干燥的食物
根据中医学,苦燥的食物容易使人体流失水分和耗损气血。在秋季,燥邪盛行,而肺脏是一个娇嫩的器官,容易被秋燥侵袭。因此,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在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因此,在秋天,我们应该避免过度燥热的食物,例如一些油炸食品。
5、吃蜜不吃姜
秋季需要固护肺阴,蜂蜜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另外,要避免或减少摄入辛辣烧烤类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和酒等,尤其是生姜。这些食物性质热,且在烹饪过程中失去了很多水分,食后容易使人上火,加重秋季干燥对身体的危害。例如,在古代医书中就有这样的警示:“在一年中的秋季不要食用生姜”。
除了吃蜂蜜之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芝麻、杏仁等食物,这既可以补充脾胃又能养肺润肠,防止因秋季干燥导致体内津液不足的问题。常见的干咳、喉咙干燥、肌肤失去光泽、肠道干燥和便秘等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6、喜欢吃水果而不喜欢吃西瓜
民间有句俗语称为“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于阴寒性质,食用过量会损伤脾胃,因此应适当控制食量。但有些“果类”可以多吃。梨对润肺有益,能够缓解痰咳,是秋季最推荐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仅有益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还能止泻。龙眼具有滋补身体、增强体力、安定情绪、补血等作用,特别适合夜间失眠的老年人。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胃、利尿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