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暑后经常会涌现刮痧的需要
第一胸椎、第二胸椎、膻中,曲池,中脘,大椎,心俞,胃俞,神门,神庭。
取穴方法:
(1)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取穴时应让患者正坐低头,该穴位于颈部下端,若该骨突不够明显,可让患者转动颈部,固定不动的骨节即为第1胸椎,大约与肩平齐。
(2)胸脊夹:从第1胸椎到第12胸椎,往下0.5寸处。

(3)曲泽位于肘部横纹之中,就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4)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向上2寸处,位于桡侧屈腕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也可以从手腕横纹向上三横指处,位于两根筋之间。
(5)劳宫:当手掌第2、3掌骨之间位置靠近第3掌骨,握拳弯曲手指时,在中指尖的位置。
(6)中指冲:将手指伸直,指尖位于末节的中心位置。
(7)十宣:指的手指尖端,离指甲边缘0.1寸,共围绕着10个穴位。
(8)上至神阙,即肚脐正中的凹陷处。下至关元,即在脐正中往下3寸处。
(9)在于:身体腘部横向纹的中间位置。
(10)涌泉:指的是足部前部有一凹陷,位于第2和第3脚趾趾缝的头端,并且在连接足跟的前1/3位置。
2.中暑之后如何进行刮痧治疗

使用水牛角刮痧板,使用红花油。刮痧的方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首先刮后颈大椎、胸脊,上肢曲泽、内关;然后按揉腹部神阙、关元,手劳宫;刮下肢部委中;按揉足部涌泉。放置痧穴:中冲、委中、十宣(位于两手十指尖部)。
具體的執行步驟:
将红花油均匀涂抹在颈椎、胸部、腰部、手腕和腿部的几个穴位上。
以上每个穴位都采用角刮的方式:使用刮痧板的边角或棱角,在需要刮拭的部位进行小面积或者凹陷处的刮拭,刮到局部出现出血点为止。
用拇指按摩神阙、关元、劳宫和涌泉穴,按摩力度以感觉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在对中冲、委中和十宣进行严格消毒后,使用消毒干净的小号三棱针进行针刺,以使得能流出5~7滴血为宜。
注意:
当患者出现精神恍惚状态时,应先进行开窍提神的处理,然后再进行刮痧治疗,手术前需要让患者饮少量温水。
3.刮痧有哪些作用和功效?
具有降温清理体内热气的作用,适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口干、发热但无汗出、烦躁不安、全身疲惫、肢体感觉酸痛等症状的患者。严重的病患除了上述表现,还可能出现肢体发冷、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全身出冷汗,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神志昏迷、肌肉痉挛及四肢抽搐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