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螃蟹上市的季节了,螃蟹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
此外,它还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皮肤角化,并具有抗结核的作用,能够促进结核病患者的康复。
蟹肉性寒,具有理顺胃气、消化食物的作用,也能舒缓筋骨、补充气力。此外,它还能清热滋阴,辅助治疗跌打损伤、过敏性皮炎和骨折。
虽然螃蟹的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
哪些人不宜食用螃蟹?
1、痛风患者。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的嘌呤、尿酸以及核酸物质的代谢出现了异常。
高嘌呤和高蛋白饮食会导致尿酸水平上升,这可能引发病情加重,甚至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螃蟹属于高嘌呤和高蛋白的食物,因此痛风患者应尽量少吃,尤其不要与啤酒一起食用。
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螃蟹属于高胆固醇食物。研究显示,每100克螃蟹中含有267毫克的胆固醇。
尤其是蟹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最高,100克蟹黄中胆固醇竟达到460毫克。
无论是高脂血症患者、冠心病患者,还是动脉硬化患者,都应避免摄入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尽管螃蟹是一种优质蛋白质食品,但对于对鱼虾蟹过敏的人来说,其蛋白质属于异体蛋白,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体质虚弱或敏感的人在吃螃蟹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红疹和瘙痒,同时还可能伴随腹痛、腹泻和呕吐。
特别是对于皮肤病患者,大量食用螃蟹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湿疹、荨麻疹和皮炎。
4、脾胃虚寒的患者应尽量少吃螃蟹,因为螃蟹性寒且富含蛋白质。这类人群的体质本就虚弱,容易腹泻,若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消化不良。
如果非常喜欢吃螃蟹,可以搭配一些温热的食物,比如生姜或黄酒,此外,还可以适量加入紫苏来抵消其寒性。
5、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其肾脏已出现损伤,排泄和代谢废物的能力降低。如果继续高蛋白饮食,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发展为尿毒症。
然而,螃蟹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其蛋白质的分解和代谢产生的废物需要通过肾脏来处理。因此,患有肾功能不全或肾病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螃蟹。
6、胆囊炎患者应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如果不加节制地食用螃蟹,会刺激胆汁分泌,反复作用于胆囊,从而加剧疼痛,甚至可能发展为慢性疾病。
7、感冒咳嗽的人在生病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然而,螃蟹是高蛋白食物,过量食用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影响康复进程。
此外,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胃黏膜水肿、胆汁分泌异常和消化功能减退。如果食用过多蟹肉,可能会导致脂肪泻、消化不良或出现呕吐和腹胀的情况。
温馨提示:除了上述人群,老人和婴幼儿也应少吃螃蟹。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加上消化吸收能力较弱,食用螃蟹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因此只需尝一尝,不能吃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