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五谷是养生的基础,蔬菜则起到辅助作用。人体主要依靠五谷维持生命,而水果和蔬菜则为其提供补充。中医的养生理念分为内养和外养,内养关注精、气、神的调养,外养则涉及皮肤和筋骨的保健。目前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多注重外养,例如饮食和锻炼。而一旦内养出现问题,单纯依靠饮食来解决是错误的。
1、葫芦画瓢的养生之道
每个人的体质各异,因此在养生保健时应关注个人差异。中医养生强调辨证施治,通过观察、听诊、询问和触诊,明确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等情况,采用相应的补气、补血、补阴或补阳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随着年龄、季节和身体状况的变化,所使用的保健药物也会有所不同。
在选择养生方法或保健药物时,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进行体质评估,然后再进行养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养生方式。
2、选择休闲保健场所
近年来,按摩、针灸、刮痧和拔罐等中医技术在许多休闲会所、美容院、洗浴中心和减肥机构中备受欢迎,成为其主要特色。
医生基于医学诊断,对病人进行各种治疗。而上述场所的工作人员对医学原理了解有限,仅掌握一些穴位和按摩技巧,因此无法诊断病人是否存在系统性疾病。
3、病了再养生
中医历来强调“治未病”,重点在于预防疾病。许多人觉得自己很健康,体检结果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因此不觉得需要进行养生保健。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
中医非常注重烹饪,而养生则强调生活方式。专家指出,人要保持内心平静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有规律的作息。然而,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生活不规律,这已成为一种时代病,也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以及亚健康状态密切相关。其次,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不规律减肥和偏食,要确保营养均衡,这是养生的重要方面。最后,适度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医早就提倡运动养生,但强调“不可过度”。散步、太极拳和五鸟戏等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