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女性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至少四分之一的女性经历不同程度的贫血,在一定程度上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女性每个月都会经历月经,这增加了对铁元素的需求量。怀孕期间,身体会消耗更多的铁和其他营养元素。此外,许多女性为了追求美丽会尝试节食减肥,过于挑剔的饮食选择会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导致贫血。一旦出现贫血,应该食用哪些食物来补充铁元素呢?

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血红蛋白测量,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对于贫血患者,还需进一步检查贫血类型。如果是轻度缺铁性贫血,可以考虑增加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以缓解贫血症状;而中度和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则需要药物治疗。
以下是营养学家总结的有效补充铁的食物组合,被称为“铁三角”:红瘦肉,例如牛肉、猪肉和羊肉;血液食品,例如猪血、鸭血和羊血;内脏,例如猪肝、鸡肝、鸡黄和肾脏。这些动物食品富含铁元素,其吸收率较高,约为20% - 30%。同时,它们还能促进肠道吸收其他食物中的铁元素。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植物性食物,如黑木耳、紫菜、蘑菇、红枣、樱桃、小白菜等,它们富含较高的铁含量。不过,由于这些铁属于非血色素铁,其吸收率相对较低,还受到植物中植酸和草酸的影响。因此,建议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和酸性,可以帮助维持食物中铁的易吸收状态,提高这些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