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倡导献血这一自发的公益行为。当然,献血者在达到一定次数后,也能享受到在紧急情况下的血液援助。那么,献血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献血对身体有何益处和不利之处?
1. 经常参加献血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献血后,血液的黏稠度会降低,血流供应和物质运输的能力会增强,从而预防脑缺血性中风和高血压的发生。
2. 献血有助于改善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白细胞生成能力会减退。献血后,由于血压和血细胞数量的下降,对骨髓的反馈会刺激白细胞的生成。定期献血可以维持骨髓的活力。
3. 献血有利于降低血脂,长期保持高水平的血脂。献血后,血液中的一些黏稠物质会自然稀释,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4. 献血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我们体内的许多血细胞正在老化和死亡,而新的血细胞则在不断生成和成长。因此,献血之后,人体内的血液会减少,这会刺激造血器官加速血细胞的产生。新生的年轻血细胞不仅能够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还具有强大的病毒吞噬和抗病能力,有助于延长寿命。
5. 献血可能导致晕厥: 除了上面提到的献血的好处,也有一些缺点。献血可能会引发晕厥。对于第一次献血的人来说,如果在献血前过于紧张、疲劳或者饥饿,就有可能会出现晕厥的情况。
6. 献血会导致贫血:献血有可能引发贫血。如果献血者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频繁献血,就有可能发生贫血。
7. 献血可能传染疾病:献血过程中,由于消毒不严格和使用共享抽血设备,可能导致疾病传播。但只要献血机构是正规的国家机构,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RH血型阳性指的是人体红细胞膜上的RH抗原呈阳性表达。具体而言,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血液中含有RH抗原,属于RH阳性血型。在输血或妊娠过程中,RH阳性血型个体可能会产生抗体反应。所以,对于RH血型阳性的个体,特别需要注意与RH阴性个体间的血液匹配,以防止可能的免疫反应。
RH阳性是指一个人的血型为RH阳性。除了ABO血型外,人类还有许多其他的血型,其中与临床相关最密切的是RH血型。RH血型是根据印度恒河猴的红细胞膜是否含有D抗原而分为阳性和阴性。具有D抗原的血型属于RH阳性,不具有D抗原的血型属于RH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