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之后,昼夜时间等长,太阳开始从南半球转向北半球,从而出现昼夜时间相等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也逐渐变为白天变短、夜晚变长的冬季气候。秋分节气正好是秋季的中间位置,也是进入秋季的第90天,因此被称为秋季的分界点。在秋分时节,天气最宜人,很适合去秋游,搭配上合适的服装也很方便,只需要在T恤外面穿一件薄外套即可。那么,秋分应该做什么?
秋分习俗
1.拜神
拜神是指在庙宇、道观或其他宗教场所进行一种祭祀或表达敬意、膜拜的行为或礼仪。
当你去庙中拜神的时候,你可能会注意到除了供奉主神的神龛外,还有很多香炉。这些香炉里可能供奉着福德神、天地神、门神或其他神祗。如果你没有留意到这些,那就要注意了。
2.月祭
在古代就有一个叫做“春祭日,秋祭月”的传统。通过考证,最初的“祭月节”是安排在“秋分”的那一天。然而,由于这一天是根据农历八月的日期而定的,所以不一定每年都会有满月。缺少月亮的祭月节景象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后来就将“祭月节”的日期从“秋分”调整到了中秋节。
3. 煮汤圆的方法
在秋分这一天,农民们都会按照传统放假。每个家庭都会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需要包心的汤圆煮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用细竹叉扦起来放在室外的田边地坎上,被称为“粘雀嘴儿”。同时,也会煮好十多只实心的汤圆,放在盘子中晾晒着。孩童们会从竹林里砍些带着叶子的竹子,他们会把每个汤圆戳在竹竿的顶端,然后抬着竹竿到田埂上,一根根地插在自己家的田埂上。希望由糯米做成的汤圆能够粘住那些偷吃粮食的麻雀的嘴巴,让它们受点教训,以后再也不敢来了。
4.蛋立起来
“蛋儿俏,秋分来”。每年的春分和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参与“竖蛋”实验。他们选取一个“身材匀称”的新鲜鸡蛋,小心翼翼地将其竖放在桌上。虽然失败者众多,但也有不少人成功了,将鸡蛋竖起来,展示出鲜明的风采。
5. 品尝秋季蔬菜
在岭南地区的一些农村,人们有一个叫做“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指一种叫野苋菜的蔬菜,在每年的秋分那天,全村人都会去采摘秋菜。采摘回来的秋菜一般会与鱼片一起放入汤中煮熟,这道菜被称为“秋汤”。还有一句顺口溜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全家老小,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