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每年都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这个节日起源于对天象的崇拜,是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的。古人将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也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包括赏月、吃月饼、赛龙舟和放孔明灯。这些活动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之一,也是家人团聚和祈祷佳节的方式。赏月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欣赏美丽明亮的圆月,并祈福家人和朋友的幸福和健康。吃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之一,人们会制作各种口味的月饼,如莲蓉、豆沙和核桃等,并与亲人和朋友分享。赛龙舟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以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而放孔明灯则是祈福和祈愿好运的一种方式,人们会将写满愿望的孔明灯放飞到空中,希望愿望能够成真。这些活动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准备适当的供品,清理祭祀场地
祭拜祖先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人们需要准备祭拜所需的物品,如当年产的大枣、栗子、柿子、苹果。选择这些物品作为贡品是有一定讲究的。除了祭祀食物,还需要准备米粉和红豆来包松糕。此外,还要用新鲜稻米酿制美味的稻米酒,这是中秋节当天家人聚会和宴客时不可或缺的东西。在八月十五那天或者前一天,一家人会一起前往祖坟进行祭祀。
2. 尝尽美食,品味美酒,庆贺丰收。
祭拜祖先之后,我们回到家中开始烹饪各种美味佳肴。大家一同品尝美食,喝上美酒,邻里之间互相和睦友好。祈愿我们的家庭和整个村庄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庄稼茁壮成长,再次收获丰盛。
在月光下,起舞《江江水月来》。
太阳落山后,人们开始用事先准备好的松树枝或高粱杆、稻草、草绳等在地上竖立起一个小的“门”,这个“门”代表着月亮的房子。接下来,大家就蹲在“月亮房”的周围等待月亮升起。当月亮升起时,人们纷纷跑向“月亮房”,第一个到达的人点燃了“月亮房”,如此一来,在每一个朝鲜族乡亲的心中,陈旧的月亮被烧掉了,天空升起的是一轮崭新的圆月。皓月高悬,朝鲜族妇女换上了节日盛装,在月光下,她们手拉手欢快地跳起了民俗舞蹈“江江水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