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变得愈加丰富,但传统的粗粮逐渐被遗忘。在这些五谷杂粮中,蕴含着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因此在享受丰盛的鱼肉后,可以选择食用一些五谷杂粮。这些食物不仅对养生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助于排毒、养颜以及滋阴补肾。

黑米:能滋阴补肾。
米粒细长且光泽亮丽,外观呈黑色或黑褐色,但内里的胚乳依然是白色的。在购买时去掉外层后,可以观察到内部的颜色以便进行区分。
黑米的营养主要集中在外层的种皮,因此我们食用的是未经精细加工的粗米。由于外表的种皮较为坚韧,不容易煮熟,所以需要提前浸泡,或者使用高压锅进行烹煮。
营养价值:黑米能够进入肾经,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同时,它还能增强脾胃,提升气血。黑米外皮中的花青素更具抗衰老的效果。
燕麦: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糖。
燕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谷物作物,通常生长在海拔1000到2700米的寒冷地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燕麦主要是燕麦片,这种燕麦由燕麦原粒加工而成。与经过精细加工的谷物相比,它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口感也更佳。而且制作起来十分方便:只需将沸水倒入,再稍微煮一会儿,就可以享用美味的燕麦了。
营养价值:富含可溶性和不溶性纤维,能够有效降低血脂和血糖,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胆固醇;同时热量较低,深受减肥者喜爱,能够提供持久的饱腹感。
名称:健脾和胃
小巧而圆润的颗粒,呈现迷人的金黄色。在中国古代,它们甚至享有极高的地位:代表国家的社稷中所提到的“稷”指的就是谷子、高粱等谷物。
营养价值:该名称具有健脾和胃、补充虚损以及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且具有一定的安神效果。然而,其氨基酸的组成并不理想,不能单独作为主食,需要与其他谷物搭配食用。
薏米:具有利尿和美白的功效。
在粮食作物中,薏米显得特别。它很少作为主食出现,更多时候是用作煮粥或煲汤的配料。同时,薏米也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还能外用——用薏米粉做面膜具有美白效果。因此,在超市或中药店都能找到薏米的身影。
营养特点:低脂肪、低热量,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容易被消化吸收,有助于健脾、补肺、清热、利尿、消除水肿,并且具有美白和淡化斑点的效果,因此深受女性欢迎,是一种受欢迎的美容食材。不过,由于薏米性寒,孕妇应当谨慎食用。
红米:有助于补血和改善肠道健康。
红米属于原始稻种,购买时可以选择高寒山区的生态栽培品种,例如江西井冈山红米和湖南新摇东藏红米等。这种红米色泽不艳丽,米粒细长,适合煮粥、煮饭,也可以磨成粉制作面食,甚至可以用来酿造红米酒,味道温和,深受女性欢迎。
营养价值:红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铁的含量非常丰富,具有很好的补血效果。此外,红米还能促进脾胃健康,增强消化功能,并提升身体的抗氧化能力。
黄豆:富含铁质,有助于治疗贫血。
黄豆是人们最熟悉的豆类之一。无论是早餐时饮用的豆浆和豆奶,还是午餐或晚餐时常见的豆腐及各类豆制品,都是由黄豆制作而成的。
直接食用黄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将其与排骨或猪蹄一起煲成浓汤,是一道适合各个年龄层的家常菜;或者可以切点雪菜和肉丝一起炒,味道也很不错(与其他干豆的烹饪方式相似,在烹饪前需要提前浸泡大约8小时);有些地方还会把黄豆在铁锅中炒香,作为零食来吃,口感酥脆。
营养价值:荞麦富含蛋白质,是素食者和减少动物脂肪摄入者的理想选择。它的铁含量也非常高,易于被人体吸收,适合儿童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加食用。此外,荞麦还有助于软化血管。
荞麦是一种外表呈三角形的作物,外面有硬壳,通常去壳后磨成面粉来食用。保留外皮的荞麦粒可以用来煮粥或做饭。煮熟的荞麦口感略显粗糙,并且有一定的滑腻感,因此建议与其他杂粮一起煮粥更为合适。煮之前最好长时间浸泡,最好是过夜。
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和植物纤维,能够预防便秘,减轻压力,降低脂肪和糖分,促进血管软化,保护心血管健康。
玉米:具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玉米是一种外来粮食,最早起源于中美洲,是印第安人培育的重要粮食作物,约在17世纪传入中国。玉米的吃法多样,最常见的方式是煮熟后直接食用。
煮玉米时可以加一点盐,这样味道会更香甜。煮玉米的水不要倒掉,可以用来泡茶,或者用来煮排骨等肉类的汤。
营养价值:玉米富含粗纤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且热量较低,是减肥饮食的理想选择之一。同时,它对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也有积极效果。此外,玉米具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