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迎来了立春,春天已经到来。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开始繁荣,生机勃勃,而且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也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然而,春天常常伴随着绵绵的春雨,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不稳定,容易让人感冒。所以,立春之后,我们该
如何调整饮食呢?哪些食物最有助于养生呢?
关于春季饮食有许多民间传统,中医也有很多讲究,被俗称为“吃春”。下面是我从听说和查询资料中整理出来的吃春秘籍,结合自己的体验,特献给喜欢美食和养生的朋友们。
(1) 枣是养脾的甜食:中国古代著名医师孙思段落曾说过:春天宜少吃酸味,以养护脾气。在春季,应避免食用酸味食物,而应多吃甜味食物。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旺盛,常吃酸味食物会损伤肝气旺盛的脾胃功能,因此应少量摄入酸味食物。春季人们户外活动增加,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也增加。然而此时脾胃功能较弱,消化能力差,不适宜多食用油腻肉类,可以适当摄入甜食提供热量。枣恰恰是一种春季养护脾气的好食物。
(2)中医认为蜂蜜味甘,进入脾胃二经,可滋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天气候多变,寒暖交替,易感冒。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具备清肺解毒功能,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天最佳滋补品。所以,在春天,每天用温水冲服1~2勺蜂蜜,或加入牛奶,对身体有滋养效果。
(3) 春季嫩芽:春天是吃春季嫩芽的最好时节。孔子曾说过要适时而食,也就是说不吃不属于这个季节的食物。《黄帝内经》这本古典中医著作也提到了吃季节性的食物,如春季的谷物。在春天,所有植物都会生长出新鲜的嫩芽,像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生菜等春季嫩芽是可以食用的很多选择。
(4)韭菜:春天天气寒冷,需要阳光照料。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健胃、提神、强肾等作用。春季韭菜是韭菜中的佼佼者,口感美味。它的根白色如玉,叶绿色如翠,香气清爽。春季韭菜的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来做肉、蛋、虾、墨鱼等蒸包子或饺子馅料。当炒绿豆芽或豆腐时加入春季韭菜,味道特别香。
(5)竹笋被誉为素食界的第一美味佳肴,自古以来深受欢迎。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不绝口,有句谚语说“尝鲜无不赞赏春笋”。春笋的笋体丰腴,口感美味爽口,营养丰富,既可荤亦可素。不同的烹饪方法赋予了竹笋各种不同的风味,炒、炖、煮、煨都能成为美味佳肴。竹笋还有地方特色名菜,如上海的枸杞竹笋、南京的竹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竹笋等。然而,北方地区很难品尝到新鲜的竹笋。如果能尝试用弗尔玛林进行浸泡,那就太好了。
(6)樱桃: 被誉为春季水果之首,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樱桃果肉厚实,口感鲜美多汁,颜色鲜艳,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铁含量异常突出,超过了柑橘、梨和苹果的20倍,位列水果之冠。樱桃性质温和,味道甘酸,具有补益中气、调整肤色、促进脾脏功能、开胃消食的功效。春天食用樱桃可以起到出汗、益气、祛风、通疹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樱桃具有一定的热量,不宜过量食用。对于体内阴虚火旺的人来说,不宜过多食用樱桃,可以选择草莓作为替代。
(7) 菠菜:菠菜是一种全年都有的蔬菜,春季上市的菠菜有助于解毒,预防春季干燥。中医认为菠菜性味甘凉,可滋养血液,止血,收敛阴虚和润燥。菠菜含有大量草酸,会影响钙和铁的吸收。食用菠菜时要先用沸水焯水,然后再炒菜。
(8) 葱、姜、蒜:不仅能提高食物的味道,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春季阳气旺盛,具有杀菌防病的效果。春季是葱和大蒜一年中营养最丰富、最柔软、最香、最可口的时候,这时候食用可以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在春季喜欢的洋葱炒鸡蛋和洋葱蘸酱是营养和气候习惯上的最佳吃法。
此外,在春天需要滋养身体的人们,可以选择用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芪等来炖煮鸡肉和瘦肉。然而,对于那些过敏的人来说,绝对不能在春天食用虾、螃蟹、咸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