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足三里穴

为了消除暑热湿气,可以按摩足三里穴,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湿气。找到足三里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母鸡穴",用拳头轻轻按压约两百次,以轻微的酸胀感为度,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有助于平衡营养和防御气的作用。
2、承山穴是治疗湿气的最佳穴位。
每天早上醒来时,把两腿伸出床铺外,用脚尖微微用力支撑床沿,使承山穴(即小腿后侧肌肉底部隆起的部位)恰好贴在床沿上。左右摆动两腿,进行承山穴的按摩。按摩承山穴会引起酸胀疼痛感,这是由于体内湿气而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摩,会感觉体温略微升高,这是因为膀胱经上的阳气开始发挥作用,体内的湿气跟随着升高的体温逐渐排出。
3、防湿健脾胃
注意保护脾胃健康,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喝冷饮,不宜食用生冷的食物,避免着凉导致腹部不适。三伏天是消化系统疾病高发季节,饮食应调整不规律、不卫生、偏爱冷食、过量的不良习惯,过多饮用冷饮也不利,应合理适量。
4、用温热水浸泡双脚
用40摄氏度的温水浸泡双脚,有助于去除湿气,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主动引发出汗,以促使湿气随着汗水排出。泡脚去湿的方法是:将樟香10克、佩兰10克、苏叶10克、荷叶10克、金银花10克加入适量水中(水量最好不要超过脚踝),煎煮30分钟后,调至适宜温度浸泡双脚,待全身出汗即可。
5、搔爬防暑
盛夏天气潮湿,易引发恶心头晕等疾病,可以尝试搔爬疗法。具体方法是使用消毒过的纱布或酒精擦拭,来回擦拭背部、肋骨或额头,如果出现暗紫色即可停止,并可尝试使用清凉油擦拭。此外,可服用樟香正气丸(水),多喝绿豆汤、荷叶茶、樟香代茶,并多喝淡盐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6、确保睡眠质量良好
品质高效的睡眠对于身体自我修复有益,是确保身体良好运转的基础,也是天然的除湿方式。应该根据天气条件调整,推荐在晚间早点入睡早起,最好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入睡。中午需要小睡,但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另外,请注意避免在低温空调房间或潮湿环境中睡觉,也要避免睡在窗户正对着的位置。
7、多喝姜茶
俗语有云:冬季食用萝卜,夏季食用姜。姜具有温补功效,夏季多吃姜能够补充阳气。生姜性质辛热,能够散寒发汗,化痰止咳,调和胃肠,止呕等多种效果。饮用姜茶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季是最适宜饮用姜茶的时节。
8、常运动
防潮、去潮的最佳运动方式是轻度活动四肢,促进身体的阳气慢慢恢复,湿气逐渐消散。不要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这会使气随汗流,伤害气,影响水湿的代谢。虽然一部分水湿跟随汗水散发出来,但内部湿气仍会产生,最终湿气无法排除。
9、食用有助于健脾和去湿的食物。
增加摄入有助于健脾祛湿的食物也是有益的。例如,红豆、绿豆、荷叶煮成粥,或者泡藿香、佩兰、苍术茶,也可以将生姜切片煮水喝,都有去除湿气的作用。辣椒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但其祛湿效果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