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非常关注保养身体,为了让身体更健康,我们需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加注意。在秋季,喝汤是养生的好方法,不仅可以温暖身体,还可以补充营养,更好地抵抗寒冷天气。那么在秋季养生保健中,我们应该选择哪些汤品呢?秋季养生保健的食谱有哪些?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

1、秋季保健养生菜谱
黑木耳冰糖汤
所需材料:10克的黑木耳和30克的冰糖。
制作方法:先将黑木耳提前浸泡在水中,然后把适量的水和冰糖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用隔水炖的方式炖煮两个小时即可。
这款汤最适合在干燥的秋季多吃,尤其对于缓解因秋季干燥的气候而引起的口鼻干燥非常有益。
五汁汤
食材:麦冬200克、荸荠200克、甘蔗100克、梨100克、莲藕100克。
制作方法:首先,将上述所有的材料清洗干净,并切成块状。然后,按顺序将它们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榨汁。在此提醒大家,最好先将麦冬煮熟再榨成汁,这样能得到更好的口感。
汤汁可以直接作为美味的汤品食用,也可以当作饮料来享用,具有祛火气、滋养阴润肺、增强体力等养生保健的好处。
百合莲子粥
原料:20克百合、20克莲子、100克粳米。
制作方法:首先去掉莲子的中心部分,然后将糯米提前浸泡在水中半小时,与百合和莲子一起煮成粥即可。
这个粥有很多养生保健的好处,可以清热气,明目,滋阴润肺。
红白果仁汤
所需食材包括:薏仁20克、白果15克、红枣20克、干龙眼10克和鹌鹑蛋6个。
操作步骤:首先将所有食材清洗干净,放入锅中煮40分钟备用。将鹌鹑蛋煮熟,并剥去壳。随后将去壳的鹌鹑蛋放入已煮好的汤汁中继续煮半个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和其他调味品调味。
最后来一碗汤,里面有许多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比如能够促进消化和去除湿气和毒素,特别适合那些容易长痘痘的人。
杏剑猪肺汤
食材:剑花干品30克、南杏仁12克、新鲜猪肺500克、蜜枣2个。
做法:首先要把猪肺彻底洗净,洗猪肺时要将它放入水中焯一下,让它膨胀起来,然后翻过来,把全面清洗干净,再放入清水中进行二次清洗,然后切成片状;接下来,将南杏仁用温水泡软,然后去掉外皮;将剑花洗净,然后和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炖煮即可。
白菜干和罗汉果制成的汤
食材:50克白菜干、100克瘦猪肉、半个罗汉果。
准备:先清洗好所有的食材,然后将瘦猪肉切成片,将白菜切成细丝。将切好的食材和罗汉果一起放进汤锅中,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直到菜干烂熟即可。
对于秋季食欲不振的人来说,这款汤非常适合经常食用。它有开胃助消化、滋阴润燥、化痰等神奇的功效。
冰糖炖木瓜
所需食材:500克木瓜和适量冰糖。
制作方法:将木瓜去除核和皮,然后放入炖锅中,隔水以小火炖煮150分钟。炖煮完成后,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即可。
这道汤拥有补充阴液、增大胸部、美容等多种效益。
秋天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养生的季节。
1.健康饮食
在秋天,我们的饮食应该以滋养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对于年老或者胃部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可以选择早晨起床后喝粥的方法来帮助胃部消化和增添体内的水分,比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川贝杏仁糯米粥、黑芝麻粥等等。此外,我们还应该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对于保护肝脏和滋养肺部有很大的好处。
2.调理脾胃

进入立秋之后,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或生的大量瓜果,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更应当谨慎。在夏秋交替的时期,调理脾胃应以清热、健脾为重,少食多餐,多吃熟食和温软易消化的食物来开胃。可以搭配热的晶玉小黑罐水果罐头,这不仅容易消化和开胃,还能够补充所需的营养元素。少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秋季调理必须注意清除胃中的火气,让体内的湿热从尿液中排出来,等到胃火平息后再进行补充。
3.预防秋乏
有句俗语说得很好:“春困秋乏”。秋乏是夏季人体消耗过多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疲倦无力、精神不振等。要预防秋乏,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预防秋乏。
4.预防秋燥
秋天的雨水较少,天气干燥,容易出现“秋燥”现象,中医认为,干燥容易伤害肺部。秋天的气息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过旺会导致体内津液不足,引发干燥症状,如皮肤干燥和咳嗽等。预防秋燥的关键在于饮食调理,选择一些可以滋润肺部、清燥养阴、生津液的食物,例如梨、甘蔗、荸荠、百合和银耳等。
5.预防感冒
秋天感冒的发病率增加了,为了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调整衣物的多少,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特别注意。其次,应该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一般来说,保持在25℃~27℃是最好的。秋天是疾病高发季节,如果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6.早起早睡
规律的早睡有助于平衡阴精的积蓄,早起则有助于活跃阳气。最近的研究指出,秋天适度早起能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在起床前多躺几分钟,进行全身的舒展活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非常重要。
7.加强锻炼
进入秋天以后,天气逐渐变冷,我们应该适当增加衣物的数量,但不要一下子增加太多。有意让身体感受一些寒凉的气息,并进行锻炼,这对于增强身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非常重要。金秋时节,天空高远,空气清新,是进行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尤其要重视耐寒锻炼,比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8.慎食瓜果
夏天食用大量的瓜果虽然不会导致脾胃疾病,但会降低肠胃的抵抗力。进入秋天后,再大量食用瓜果,必然会进一步损伤脾阳,使脾阳不足无法消化水湿,导致腹泻、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因此,秋天应尽量少吃瓜果,可以选择各种加热后罐装的瓜果类食品,如晶玉小黑罐。这些加热后罐装的产品可以减少秋季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寒的人尤其应避免食用瓜果。
9.适时进补
有句谚语说:“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我们在进补时要注意避免无病进补和不分虚实的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对虚者进行补益,而并非所有虚症病人都适合使用补药。虚病又可以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不同类型,需要根据症状来选择药物进行补益,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进补的适量,不要过分倚重药物,更应提倡食物补益的方式。在秋季食物补益方面,重点是滋阴润燥,比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莲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搭配使用时,效果更佳。
秋天天气干燥,为了保持健康,我们要注重滋养阴气。在秋季养生期间,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流失的水分。其次,在秋天我们应该多与大自然接触,走进郊野和公园,这有助于滋养阴气。最后,要避免过度流汗。过多的汗液会损伤人体的阴液,因此,我们在秋季锻炼时要适度控制出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