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应该选择些什么食物来御寒呢?除了众所周知的食物外,糯米也是一种很好的防寒食材。在这里,我们应该了解糯米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冬天食用糯米的益处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淀粉等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丰富。作为温补强食品,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汗的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糯米还能缓解气虚引起的盗汗、妊娠后腰腹坠胀、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本草经疏》中充分阐述了糯米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称之为“补脾胃、益肺气之谷”。对于脾胃功能良好、体力充沛、气虚寒的人来说,糯米非常适宜。
糯米是一种常见的粮食,在家常菜中有许多不同的做法。以下是糯米的家常吃法。
1. 糯米饭:将糯米洗净,浸泡一段时间后,蒸熟。可以搭配各种菜肴享用,如红烧肉、煎鸡蛋等。
2. 糯米粥:将糯米加水煮熟至粥状,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红豆、花生等配料。
3. 糯米团:将糯米蒸熟后,搓成小团状,可加入花生馅或豆沙馅,再沾上椰丝或芝麻粉,做成美味的糯米团。
4. 糯米糕:将糯米蒸熟后,加入糖、豆沙等馅料,放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可切块食用。
5. 糯米糍:将糯米加水煮熟,加入砂糖搅拌至粘稠,再搓成小球状,沾上芝麻粉或椰丝,做成口感独特的糯米糍。
以上是糯米的家常吃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制作不同口味的糯米美食。
把糯米炸成米花30克,加入30克的桑白皮,用水煎煮后服用,每天两次。适用于治疗糖尿病、烦渴不止和尿崩等症状。
对于肺结核、贫血、神经衰弱以及其他慢性虚弱病患者来说,糯米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加入30克薏米和10个红枣一同煮,效果更佳。
夜间频尿症患者适宜食用经火烤软的糯米糍粑,并搭配温开水或温酒一起食用。
可以将糯米、莲子、红枣、淮山适量放入一起煮成粥,然后加入适量的白糖来调味。这种粥有健脾胃的功效,并适用于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症状。
用100克糯米和100克麦麸,炒至黄色,磨成细粉,每次服用10克,一天3次,适用于盗汗不止的人。
将500克的糯米和50克的淮山药一同炒熟,每天早上使用一半的碗,加入适量的砂糖和胡椒,用热水冲泡。这种方法可以治疗脾胃虚寒、长期腹泻以及食欲减退的问题。
将适量的糯米酒与200克鸡肉一起蒸熟,然后食用。这道菜可以补充虚损,使人感到安心神。适合产妇或体虚的人作为补益食品。
然而,需要留意的是,也有一些人不适合食用糯米。
有一些人不适宜食用糯米。
湿热痰火偏盛的人,在发热时应避免食用不能消化的食物,如发烧、咳黄痰、黄疸和腹胀的患者。此时,患者的胃肠功能相对受抑制,因此需要摄入容易消化的食物,以避免病情恶化。
胃口差的病后患者。糯米粘性较大,如果制作成糕点,更加难消化。病后消化功能较弱的患者应避免食用糯米糕点,尽管患者的食欲有所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不太强。食用过多的糯米对康复不利。
患有糖尿病的人应该避免食用高糖的食物,因为他们的身体无法正常代谢糖分。而米饭在体内被分解成葡萄糖,尤其是糯米食品,其含糖量更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食用米饭。
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来说,糯米是一种温性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畅。由于糯米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过量摄入会对胃肠道造成负担,并可能导致疾病恶化。那些患有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特别喜爱吃糯米,但这样做可能会增加溃疡发生穿孔和出血的风险,导致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很高。
年长者和子女。糯米吸水性强,年长者和小孩过度摄入可能导致消化系统不适,如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在寒冷的冬天,吃糯米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以下几种不同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