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空腹喝奶不会被吸收?饮奶习惯不当小心腹泻
更新时间:2024-01-21 16:34:17  浏览:

牛奶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食物,然而一些人会在饮用牛奶后出现腹泻情况。导致腹泻的原因可能是对牛奶过敏。此外,不适当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引发腹泻,例如空腹喝牛奶或与巧克力一同进食。

空腹喝奶

当胃肠蠕动加快时,牛奶在胃肠内停留的时间变短,无法与消化酶充分接触。因此,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之前就被"匆忙"地排入大肠,无法完全被吸收和利用。

高温久煮

该物质是一种热敏物质,其温度达到60℃至62℃时,牛奶中的蛋白质颗粒会脱水并形成凝胶状态,随后沉淀下来。同时,牛奶中的不稳定酸磷酸钙也会转变为中性磷酸钙,并形成沉淀。

当加热温度达到1000℃左右时,牛奶中的乳糖会开始烧焦并变为棕色,同时逐渐分解成乳酸和少量甲醛。长时间在高温下煮牛奶会导致其中的维生素严重损失。因此,煮牛奶时只需要加热到刚煮沸即可,不应该过长时间进行加热。

与酸混食

一旦进入胃中,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会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结合,然后一同进入小肠。然而,如果此时你同时饮用酸性饮料或吃水果,牛奶中的蛋白质将会与果酸和维生素C发生凝结作用,导致消化吸收受阻。此外,还可能引起诸如腹泻、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加糖同煮

在高温条件下,赖氨酸和糖会发生一种被称为梅拉德的化学反应,结果会产生一种名为果糖基赖氨酸的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如果你想要喝甜牛奶的话,只需在冷却后加入糖即可。同样,牛奶和巧克力不宜一同煮,因为巧克力富含草酸,受热后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这种物质不易被吸收,并可能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

保存不当

当牛奶的冰温低于零摄氏度时,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会分离出来,导致酪蛋白变成粉状凝固物,并且牛奶的味道会明显减弱,其中的营养物质也不容易被吸收。如果人们经常喝冰牛奶,还容易促进溃疡、胆囊炎、肠炎等胃肠道疾病的复发。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