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入或输入过量的水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血液渗透压下降,循环血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水中毒。如何检测水中毒?

病史
应该询问患者是否有体液低渗(失钠)和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的病史。需要注意是否经历过应激或者有肾功能问题,尤其不要过量或者快速给予补充水分(例如5%葡萄糖液)或低浓度液体,因为水中毒常常是因为不当医疗干预导致的。
体格检查
水中毒患者中,急性或重症病例病情迅速恶化,主要是因为脑细胞水肿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症状表现为头痛、严重乏力、迷失方向、意识模糊、嗜睡、时常烦躁不安,嗜睡和焦躁交替出现,还可能出现抽搐和癫痫发作,最终导致昏迷。慢性或轻度水中毒患者则通常病情不易察觉,病情进展缓慢,症状为疲劳、头痛、嗜睡等常见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抽搐、多唾液和泪液分泌增多以及腹泻等不同症状。
病情的征象通常不太明显,皮肤可能会有水肿的感觉,病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凹陷性水肿,体重可能会增加,跳跃反射会减弱或消失,导致方向感受障碍,意识模糊、痉挛、昏迷时巴氏征可能会呈现阳性反应。
实验室检查
水中毒的关键实验指标是血浆渗透压下降和血清钠稀释性下降。阳离子主要维持血浆渗透压的是钠,这两者通常变化一致。对于水中毒的发展,其下降速度比数值更为重要。急性水中毒时,血清钠浓度从140mmol/L迅速下降到120mmol/L,程度比血清钠长期保持在115mmol/L的慢性水中毒严重。血钠严重下降可降至110mmol/L以下,若血钠浓度迅速下降30mmol/L可导致死亡。
因为水中毒会导致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的水分增多,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都可能下降,红细胞压积也会减少。如果大量水分转移到细胞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就会增大。
水中毒治疗前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具体内容如下:
1、那些患有肾功能不全和容易出现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的人,必须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以防止水中毒的发生。如果发生水中毒,轻度患者可以停止饮水,经过机体排出多余水分后,就可以自行康复。
2、对于严重水中毒的患者,需立即禁止补充水分,并应使用利尿剂促使体内水分排出。通常使用20%的甘露醇或25%的甘露醇0.2升等渗透性利尿剂,通过静脉迅速滴注,也可考虑使用速尿和利尿酸等循环利尿剂。目的是减轻脑水肿并促进水分的排出。此外,也可选择静脉滴注5%的高渗盐水,以迅速减轻细胞内的水肿,旨在改善症状。
3、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若出现少尿或无尿情况,应避免使用利尿剂和高浓度盐水大量输入,因为这不仅无效,还可能增加循环负担。除了限制饮水外,人工透析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