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使用空调需要调节到适宜的温度是多少呢?
冬天空调房间的适宜温度范围是在18℃~20℃之间。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家规定,冬季空调制热的设定温度不得高于20℃,这是为了节能考虑。而降低每一度的设定温度,将为全国节省几十亿度电。一般家庭通常将设定温度控制在不高于18~20℃范围内,以保护健康。同时,每降低一度的设定温度,健康指数可提高10%。冬季使用空调时,如何合理调节温度是很重要的。

以人体舒适为基础进行思考
生理零度是指那种使人感受既不炎热,也不寒冷的温度。它是人们所感到最为舒适的温度。每个人的生理零度可能都不同。对于健康正常的人来说,生理零度大约在28℃~29℃左右。因此,在调节空调房间温度时,最好选择接近这个温度。
从促进健康的角度出发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有助于健康,关键是不要让室内外的温差过大,最好控制在5℃~10℃之间。如果温差太大,进出室内时会遭受气温的突变,容易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从节省能源的角度考虑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既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避免空调超负荷运转。如果制冷时温度过低或制热时温度过高,会增加能耗。在制热时,开始时可选择低风挡,半小时后转换为中风挡。对于喜欢调高室内温度的朋友,请务必注意不要在冬季将温度设定为空调所能承受的极端30℃,否则会导致空调频繁启动或持续运转,增加能源消耗,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坏空调压缩机。暖气的密度较空气轻,会浮在整个密闭房间的上方,如果使用挂壁式空调,最好将风口调节为向下的角度,这样可以节约电力。即使考虑节能,夏季也不应将室温调得太低,冬季不宜将温度调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