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中暑的病人物理降温?
环境降温
在中暑之后,应该优先考虑环境因素以降低体温,因此建议采取环境降温的措施。
当发现患者中暑后,应迅速将患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出来,将其搬到通风、阴凉、凉爽的地方,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其转移到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的空调救治室内。让患者平躺下来,解开衣扣,松开或脱掉衣服。如果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应该更换新的衣服。

多次使用冷水擦拭全身
可以给患者的头部盖上冷毛巾,反复用冷水擦拭面部、四肢或全身,并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直到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
温水擦浴
可以使用温度在32度到34度之间的水进行全身擦浴,这样可以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帮助散热。擦洗完毕后,要记得好好盖好被子,以免受凉。如果发现身体降温效果不够显著,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次进行擦洗,并观察体温的变化。
酒精擦浴
酒精是一种蒸发速度很快的化学物质,因此可以用酒精进行擦拭来快速降低体温。如果没有酒精,也可以使用白酒稀释后擦拭,对中暑的人进行护理。主要的擦拭部位包括脖子、腋窝、肘窝和四肢等。擦拭后要注意盖好被子,并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
请留意,避免将酒精用于患者前胸部位的擦拭。
冰块冰敷
取适量冰块,将冰块装在塑料袋中,然后放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可以迅速帮助患者降低体温,缓解中暑的症状。
使用药物进行身体降温

在我们平时发生中暑的情况大多较为轻微,除了喝些盐水、休息降温外,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药物来降低体温。
通常情况下,如果发生中暑,我们可以在太阳穴处涂抹风油精或清凉油,也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效果都很好。
物理降温是一种帮助中暑病人快速降低体温的方法。在进行物理降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安全性:在为中暑病人进行物理降温之前,确保周围环境安全无隐患,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温水冲洗:可以用温水为病人进行冲洗。选择适宜的温度,不要过热或过冷,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
3. 冷敷方法:可以使用冰块或冷毛巾等物品进行冷敷。冷敷的位置可以选择热源集中的部位,如额头、脖子、腋窝等,或者全身浸泡在冷水中。
4.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加身体散热,帮助体温降低。可以让病人进行轻柔的身体活动,如伸展、呼吸慢速深入等。
5. 着装调整:将病人的衣物调整为宽松、透气的服装,以便于散热。可以选择棉质或吸汗面料的衣物,避免使用过多的服装。
在为中暑病人进行物理降温时,务必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并随时与医务人员取得联系,以获得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保持持续的按摩,随时停止降温。
救助者应该持续按摩患者的四肢和躯干,直到皮肤发红,以促进循环血液将体内热量带到体表散发出来。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应停止使用任何冷敷或其他强降温方法。
冷敷的时长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不能过长。
尽管冰敷能迅速降温,然而并不宜过久,以免造成皮肤冻伤。
对于冷敏感的病人来说,不适合使用冰敷来降温。
不适合对于对寒冷敏感的病患采用任何物理方法来降低体温,因为各种寒冷刺激都会导致病患出现寒颤,使得横纹肌增加产热,从而影响降温效果。可以选择使用温水擦浴等降温措施。
可以随时观察擦浴后身体的反应。
在给中暑患者擦浴时,应时刻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状况和反应。
在进行物理降温措施后,等待30分钟后再次测量患者的体温,并对其血压、脉搏、呼吸以及神志进行密切观察。
密切观察
在洗澡时,不要用力擦拭后颈、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新生儿和患有血液病高热的患者禁止使用酒精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