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如何保健?在春分这一节气,需留意预防疾病,从现在起逐渐防范春分期间易发的疾病症状。因此,从现在开始就需呵护春分期,以保持身体健康。如何在春分节气预防疾病,维护健康?让我们与小编一同了解。

1.避免疾病再次发作
古谚语:春季百花复绿,旧疾复发。立春后是易发病的时节。春季常见的疾病有肺炎、肝炎、脑膜炎、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疾病等。因此,对于患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梗等疾病的患者,应特别重视康复和预防工作。
2.早睡早起有利于养护肝脏
《黄帝内经》指出:春季三月,称之为发陈之时。在这个时期,天地生机勃勃,万物充满生机,夜晚早睡早起,广阔庭院漫步,留头发,松身形,以促使意志勃发,不可伤害生命,不可夺取他人,奖赏而不惩罚,这是顺应春气,养生之道。违背这个方法则伤害肝脏。立春之际,自然界充满生机,万物生机勃勃。这时,人们应该顺应大自然的充满活力,早睡早起,晨间漫步,放松身心,情绪须顺应春天生气而非违背。这便是顺应春季的养生之道。一旦违背,将损伤肝脏,因为这是春季养生的根本。因此,春季以保持身体舒适,发扬情志为养生之道。
3.不要过早减少穿着量
春季穿衣不宜过少,秋季不宜戴帽子。立春时气温还未升高,避免过早脱掉冬装。在冬季穿着数月棉衣,可使身体产热散热与环境温度平衡。从冬季到初春,气温较大波动,提前脱去冬装会导致难以适应气温下降,身体抵抗力降低。病原体会趁虚而入,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传染病。
4.每天梳理头发100次
《养生秘诀》:春季,每日梳发1200次。春天常梳发有益身体健康。春季是阳气生长的季节,人体阳气也逐渐向外发散,展现毛孔扩张、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速的特点。因此,春季梳头符合养生之道,有助于舒解忧郁、促进血液循环、传播阳气。
5.不要食用维生素和盐
很多人喜欢在冬季补品,但立春后的补品应该适度。一年之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因为人生来自自然。冬季应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补充,符合冬藏养生准则。然而,到了立春这个时候,无论是食物还是药物的补充,都应逐渐减少,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天的舒适、上升和条达的季节特点。同时,减少盐的摄入也十分重要。摄入过多盐分会伤害肾脏,不利于保养阳气。
6.增加进食韭菜和香菜
春天阳气刚刚滋生,饮食调理需要不仅要增强阳气,还要顾及内脏器官的健康。应适量摄入具有辛辣甘甜性质的食物,不宜多食酸味食物,因为酸味容易进入肝脏,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升发和肝气疏泄。可以选择食用葱、香菜、花生、韭菜、虾等具有辛辣性质的食材,尽量避免食用过辣食物。
韭菜虾皮炒鸡蛋是立春时节的养生佳品。首先将韭菜洗净,取2~3个鸡蛋,再准备适量虾皮。将韭菜切成小段,鸡蛋打散。将炒锅加热,放入植物油烧至温热,然后加入虾皮炒香。接着倒入搅匀的鸡蛋,稍微凝固后再加入韭菜。翻炒片刻后加入盐、姜末、味精,再继续炒一会儿即可。韭菜具有辛温作用,有助于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身体畅快。而鸡蛋具有滋补养血的功效,这道菜有益于养肝补血、生发阳气,是立春时节的理想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