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已是立秋时节。秋季是一个凉爽而清冷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来临。气候逐渐凉爽,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身体状况也变得更好。然而,“秋乏、秋燥、秋膘”这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引发许多新的麻烦。
秋季的膳食调养应该依循滋养阴气、防止干燥的准则,食物应当注重滋养阴性,让体内保持湿润。进入秋季后,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补益呢?
进入秋季时,昼夜长度基本相等,要注意的养生要点是保持阴阳平衡,使身体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乐观的工作和心态,即可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避免受凉之气,适应秋季的平和气候。立秋后,一些地方会有贴秋膘的传统以增强免疫力,但并不代表盲目补充。
药学领域专家提到,服用人参可以有效缓解进入秋季时出现的不适症状。《名医别录》这本经典书籍记载了人参具有促进血液流通的作用。人参被认为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最优秀的植物之一,其主要有两种有效成分,分别是Rb1和Rg1,其功效截然相反。前者可以通过增加体力改善身体状况,而后者则有镇定作用,可减轻压力。因此,人参同时具备镇定剂和兴奋剂的双重效果,能够帮助身体恢复平衡并保持稳定。
最佳的秋季补充品是人参。
《中药大辞典》明确指出,人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代谢系统等有增强和改善的效果。提倡健康有机的人参加工,将传统中医保健养生的观念转化为有机食品,在一年四季中适量食用人参,有助于保护身体,维持健康和活力。
花生-最古老的一种草本植物果实
花生是中国传统美食,被誉为"人参果",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秋季适宜多食花生,因其具有平肝润肺的作用。肠道传染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立秋后多食花生可增强身体对肠道传染病的抵抗力。
目前,美国宇航局已经将花生列为航天食品之一。这是因为美国科学家在花生中发现了一种非常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的含量是葡萄的908倍,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被认为是一种化学预防剂。它具有抗氧化和稀释血液的功能,有助于减少人体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在中国,花生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国预防医学院的检验结果显示,每100克花生油中锌的含量高达8.48毫克,是色拉油的7倍,菜籽油的16倍,豆油的7倍。锌有助于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激活老年人的脑细胞。
因此,当立秋之后,增加花生、花生油、花生酱、花生饮料等花生制品的摄入有助于维护健康,并能控制肥胖。另外,多食用一些百合、藕、木耳、枸杞以及鸡鸭肉、鲫鱼等食物也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