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养生网
一起养生网
容易和蛋白尿混淆的疾病是什么?蛋白尿应该如何检查?
更新时间:2024-03-23 12:10:59  浏览: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种表现,蛋白尿患者的尿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正常水平,这是诊断蛋白尿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其他肾病也会引起尿液成分的变化。为了区分蛋白尿和其他肾脏疾病,以下将详细介绍容易与蛋白尿混淆的几种疾病。

蛋白尿应该与以下症状进行区分:

1、肾源性水肿常伴有明显的蛋白尿,而且蛋白尿较为严重。轻度蛋白尿不仅可能是由肾脏问题引起的水肿,还有可能是由心脏问题引起的水肿。怀孕期间出现水肿和蛋白尿通常是妊娠中毒症引起的。

2、孕妇蛋白尿:通常来说,正常尿液中蛋白质很少,不应超过7~10mg/24h,使用一般尿液检测无法检测出。在胎儿尿液中,如果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液检查就能检测到,称为胎儿蛋白尿。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含量≥3.5g/24h,则被认定为大量蛋白尿。

3、肾性血尿包括血尿来源于肾小球,可表现为纯粹的血尿或伴有蛋白尿。如果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治疗错误,病情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最终可能进展为尿毒症。

4、低分子量蛋白尿:产生低分子量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功能受损,导致正常肾小球过滤的蛋白无法回收。

易于与尿蛋白混淆的疾病:

1、急性肾小球肾炎:由链球菌感染引起,患者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2、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较长,常表现为从下肢开始出现浮肿,逐渐向上蔓延。易复发,晚期常出现肾功能损伤,高血压型病例最早发生。

3、肾盂肾炎是一种全身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腰痛和膀胱刺激症状,其特点是实验室检查显示尿中有脓液和细菌。

4、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脱发、面部出现蝶形红斑、口腔溃疡、游走性关节炎、光过敏、雷诺现象等症状,常导致多个器官受损,尤其影响心脏和肾脏,其中肾脏受损较为普遍。肾脏受累常表现为蛋白尿较多,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症状。

5、多发性骨髓瘤:老年男性易患病,患者常有严重贫血,并非因肾脏受损。疾病发展迅速,可影响肾功能,导致骨质破坏、骨痛及病理性骨折。此外,患者可能存在蛋白尿。

6、其他情况:激烈运动导致微量蛋白尿,发热引起蛋白尿,心力衰竭可因肾淤血而导致蛋白尿,药物中毒也可能引发蛋白尿。有明确的疾病史和相应的体格检查,通常可以轻松做出诊断。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推荐商品广告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上传,如有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kefu-09#foxmail.com说明(把#替换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温馨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