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的进步,如今癌症不再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但作为高致死率的疾病,癌症仍然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巨大威胁。因此,如何预防癌症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有效地预防癌症,我们不仅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还要注意避免食用潜在致癌的食物。

关于致癌物质和致癌食品,网络上存在多种观点,但是很多人所提供的信息缺乏科学依据。
事实上,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每年都会发布关于致癌物质的信息,可以说是权威的致癌物质资料。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中心肿瘤三科的主任医生陈继跃教授在之前的采访中也提到了常见的致癌食物,可以说与上面的表格不一致。陈教授指出,腌制食品、熏制食品、霉菌食品和烟酒都具有很高的致癌风险。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类:
火腿、培根、熏鱼等食物
熏制鱼、肉类和豆制品中含有3、4-苯并芬。这是一种多环芳烃类物质,它会在燃料不完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因此,在食品熏烤的过程中,可能会被3、4-苯并芬所污染。已经有证据表明,3、4-苯并芬对动物和人类具有致癌作用。
腌制的蔬菜、酸乳酪等
腌制的酸菜包含致癌物质亚硝胺,还有73%的样品受到致癌霉菌白地霉的污染。使用这类酸菜液可以在实验中引发小鼠食管上皮癌前变化。
霉菌食物
绝大多数谷物中都有黄曲霉菌毒素,已经确定这种毒素对动物具有致癌性。每天摄入的毒素数量与肝癌发病率有关,喜好食用发酵食品和经常食用霉菌食物的人发生肝癌的概率较一般人高。
烟酒
众所周知,吸烟会导致肺癌,但陈继跃教授指出,我们也不能忽视饮酒的危害性。“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次还包括乳酸、乙酸、酯类、醛和酚类等化合物。饮酒与乳腺癌和消化道癌密切相关,在乳腺癌的发病率方面,饮酒者比不饮酒者高出40%~100%。”
槟榔
槟榔的确切致癌性主要表现在提高口腔癌发病率方面。槟榔中的槟榔子是癌症的根源,进入口腔后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存在患癌风险。槟榔中含有的化学物质,经过咀嚼后会释放出亚硝基,易导致癌症。如果槟榔经过烟熏,其致癌作用更为明显。
另外,以下一些备受喜爱的零食,含有可能致癌的丙烯酰胺成分,建议大家适量食用即可,不宜过量。
薯条
经分析结果显示,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最大浓度是薯片含量的1.5倍。在家制作的炸薯条与餐厅供应的薯条并不会变得更加健康,因为二者都被检测出含有丙烯酰胺。因此请大家多加注意。
糕点、派和其他甜点
一项研究指出,使用小麦制作的蛋糕和派类食品在高温环境下检测出与薯片相同浓度的丙烯酰胺。然而,在低温环境下制作的糕点相对较安全。
即溶咖啡
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也在咖啡豆、炒茶和炒麦茶中被发现。由于丙烯酰胺在水中溶解性好,所以这次检测中提取的咖啡、茶和麦茶等饮品中也含有丙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