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怕冷,手脚冰凉,容易感冒,秋季的寒冷使人不敢随意外出。在出门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保暖准备,其中关键是保护脚底。那么在秋季养生中,需要特别保暖哪些部位?同时,秋季养生还需要注意饮食搭配,吃什么食物有助于保暖呢?
在秋季进行养生时,我们应特别注意保暖身体的部位

头部
头部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部位,故而当感受到风寒之邪气时,头部是最易受到影响的地方。如果寒气侵袭头部,会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牙痛以及三叉神经痛等症状。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人,更容易出现高血压、急性心梗和中风等情况。当气温骤降时,老年人可以戴薄绒帽保护头部,并在下雨时及时保护头部以免淋湿。每天早晨应该梳头100多次,这样可以使头皮微微发热,有助于头部经络的通畅,促进阳气的上升,保持血脉的顺畅。最好晚上不要洗头,如果洗完头一定要用毛巾擦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
口鼻
口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会因呼吸寒气而进入肺部。出现恶心、呕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喷嚏等症状,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在深秋季节外出时,建议老年朋友戴上口罩。
颈部
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连接着头颅和躯干,被称为“要塞”。它是神经中枢的关键部分,也是心脑血管系统的必经之路。如果受到寒冷的影响,不仅会加重颈椎病的症状,还可能引发其他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在深秋时应该穿着高领衣物,并在外出时佩戴围巾,这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好处。
肚脐
肚脐是非常容易受凉的部位,其保护功能较差,容易受到寒风的侵袭。因此,在寒冷的天气里,老年人可以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方法来保暖肚脐,平时也要穿着贴身的纯棉背心来避免受凉。
腰部
腰部是肾脏的所在之地,周围还有“带脉”环绕,如果腰部受寒,容易引发疼痛和全身乏力。因此,老年人最好选择长款衣物,或者佩戴专门的腰部护具。在休闲时,可以用双手揉搓腰部,等两手搓热之后,紧按腰眼处稍作停留,然后用力向下揉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次,能够起到温暖肾阳,畅通气血的作用。
脚底
足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能力差,同时离心脏较远,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如果脚部受到寒冷的侵袭,将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痛等疾病的人容易出现旧病复发的情况。建议老年人穿着保暖透气、具有良好吸湿性的棉质袜子,每天睡前泡脚约20分钟,水温大约在40℃左右,可以将足部的寒气排散掉。然后进行足底涌泉穴的按摩,可以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
2、在秋季,要想保持身体保暖,我们应该选择一些适合这个季节的食物。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食物:
1. 姜:姜是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效果的食材。可以使用姜煮汤或加入到烹饪中,帮助身体保暖。
2. 根茎蔬菜:比如红萝卜、土豆和山药等根茎蔬菜,是秋季保暖的好选择。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有助于提供能量和保持身体温暖。
3. 干果和坚果:杏仁、核桃、腰果等干果和坚果是营养丰富且容易携带的保暖零食。它们富含脂肪和蛋白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并保持温暖。
4. 糙米:糙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粗粮,含有较多的纤维和B族维生素。它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并帮助保持身体温暖。
5. 温热的汤羹:在寒冷的秋季,喝一碗温热的汤羹可以有效地保暖。可以选择煮鸡汤、煲汤或炖汤,加入一些辅助食材,如姜片、红枣和枸杞等,更有助于暖身。
总之,在秋季保暖的饮食中,我们应该注意选择一些温暖食材,适当摄取一些辅助食材,以保持身体的温暖和健康。
黑芝麻粥
家里有体虚的人就不要太劲补了,还是适合温补一下,可以选择黑芝麻粥。黑芝麻不仅有乌发的效果,还可以滋补肝肾,滋养五脏,特别是在冬天,对养肾很有效。在煮黑芝麻粥时,需要先将其研磨成粉,然后与粳米一起放入锅里煮。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熬煮成粥。
木耳山药炒莴笋的做法很简单。首先,将山药和莴苣分别洗净切片备用。然后,将木耳用温水泡发,待软后切成小块。接下来,锅中加入适量的油,烧热后放入山药片翻炒至微黄色,随后加入莴苣和木耳一同翻炒均匀。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味精和一点糖进行调味,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这道菜色香味美,不仅营养丰富,也有助于增加食欲。尝试一下吧!
对于那些不喜欢吃油腻食物的人来说,羊肉炖萝卜可能太重口味了。别担心,我接下来介绍一道清淡的木耳山药炒莴笋给您。黑木耳富含丰富的铁元素,经常食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您在冬天也不会感到寒冷;此外,木耳还含有胶质,能够吸附和清除身体消化系统中的杂质,起到清理肠胃、排毒的作用。山药富含纤维素,并且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可以减少皮下脂肪的积累,经常食用对消化系统非常有益处。
羊肉炖萝卜
冬季的必不可少之美食,非羊肉炖萝卜莫属。这道佳肴不仅能满足您的口腹之欲,还对于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的人有很好的疗效。因为羊肉能够预防风寒,而白萝卜则被誉为补气之选。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将切好的羊肉和白萝卜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调味料,直至熟烂即可享用。
桂圆炖蛋
除了菜肴外,汤也是很好的冬季补品。桂圆是人们常吃的干果,它不仅具有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的功效,还对血虚头痛、心悸失眠和记忆力减退等问题有帮助。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身体所需的营养。将这两种食物一起炖煮能够既有营养又有滋补作用,可以作为早餐食用没有问题。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桂圆性质属于热性,不宜长期过量食用。
如何让脚底保持温暖?
享受舒适:睡前泡个脚浴
大家都知道,睡前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尤其在冬季,这是非常适合的做法。通常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对身体非常有益处。老年人可以选择在睡前用热水泡脚,这样不仅能取暖,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张大东主任指出,健康的人可以泡脚和泡温泉,但对于特殊人群来说,例如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压和经常头晕的人,不宜使用过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因为使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血管扩张,全身的血液会从重要的器官流向体表,这可能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心脏病和低血压的人群来说,会增加发病风险。
小贴士:特别提醒老年朋友们,泡脚的时间要缩短一些,因为长时间泡脚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不适症状。所以,建议老年人每天睡前泡脚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泡脚时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保持在38℃~43℃之间为宜。
温暖:放一个暖水袋
在睡觉的时候,将暖水袋放在脚旁不仅可以保暖,还可以保持恒温,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小窍门:在睡觉之前,可以把热水袋放在被褥上半身或脚部等部位,使被窝变暖,帮助更快入睡。
保持健康:增加体育锻炼
冬季使人变得懒惰,因为天气寒冷,大家更不想活动。其实,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预防某些疾病。锻炼可以增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抵抗力,促进患者经络通畅,避免出现僵直挛缩甚至肌肉萎缩的现象。但是选择何种锻炼方式,则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进行。对于中老年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甩手、捶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或许更加适合。
建议:在睡前的2小时内,进行20到50分钟的热身运动,比如慢跑、快步走,或进行一些常规的体操,让身体感到温暖,这样双脚也会变得温热。
运动脚部可以锻炼肌肉、筋膜、韧带、穴位和神经末梢,同时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改善供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