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分这个节气里,我们要开始注意养生保健的问题,以迎接深秋的到来。首先,我们要从饮食方面入手,那么,在秋分这一天,我们应该吃些什么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在秋分这个节气里,如何在饮食方面保持健康,度过这个节气。
秋分这一节气是秋天的重要时节,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下面是二十四节气秋分的饮食攻略:
一、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应该增加对水果的摄入量。
在秋分季节,天气很干燥,因此应该多吃水果来补充水分。梨和甘蔗是最好的选择,而荸荠和香蕉等水果也是非常适合润燥的食物。
梨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效,适用于冬春季节出现发热和内火的病人,特别适合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和大便干燥的情况。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梨还可以降低血压,具有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头晕、心悸和耳鸣等症状,经常食用梨可以缓解症状。梨富含糖分和维生素,有助于保护肝脏和促进消化。对于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来说,经常食用梨有益处。但是,由于梨性寒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和产后血虚的人应少食用梨。
甘蔗具有滋补和清热的功效,营养价值丰富。作为一种凉性的补品,对于低血糖、便秘、尿液不通、反胃呕吐、虚热咳嗽和高热口渴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过度疲劳、饥饿或头晕的人,只需食用两根甘蔗,就能恢复精力。然而,由于甘蔗性质寒凉,脾胃虚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适宜食用。此外,在秋冬季节,苹果、橙子、香蕉、山楂等水果也适宜食用。
秋分时要以多吃辛酸的水果和蔬菜为主,但也不要吃得太饱,以免导致消化不良。值得注意的是,秋分过后气温逐渐变冷,对于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来说,过多地食用水果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白菜具有滋阴生津的功效。
秋分时要多食用白菜来进行养生。白菜有助于养阴和生津,其他具有类似效果的蔬菜包括萝卜、花菜、百合和山药等。夏季人体会严重损失津液,进入秋季后,要多食用能够养阴和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含量较高。
由于白色食物与肺相对应,与肺相同系统的器官有大肠、皮肤、喉咙和支气管等。为了防止秋天干燥对人体的影响,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燥为原则,防止秋天干燥伤害阴影。因此,平时容易感冒、肺和支气管不舒服、容易咳嗽的人,以及平时肠胃脆弱但容易胖、肤色不好的人,应多食用白色食物,如萝卜、白菜、高丽菜、花椰菜、蘑菇、白木耳和甘蔗等。中药材方面,可选用杏仁、山药、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和银耳等。
卷心菜花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每200克新鲜卷心菜花可提供成年人超过一天所需维生素A的75%。此外,卷心菜花中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突出,每百克可达80毫克,比常见的大白菜和黄豆芽菜高出3-4倍,比柑桔高出两倍。中医学认为白色食物有助于肺功能。秋季是呼吸道感染多发的季节,卷心菜花正好是适宜的保健蔬菜选择。
白萝卜有抗菌、增食欲、抑制血小板凝聚的功效。它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消化酶,可以有效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白萝卜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尤其是萝卜皮比萝卜心多两倍的维生素C含量。萝卜叶中富含更多的维生素C和丰富的维生素A,同时也含有维生素B1、B2、钙、钠、磷和铁等成分。
三、增加汤的摄入量有助于滋润内心。
经过炎热的夏季,我们终于迎来了凉爽的秋天。秋季常见的疾病有点虚,由于干燥的气候使得人体水分蒸发加快,会感到较为干燥。中医认为,干燥容易伤害肺部、减少体液。因此,在秋季适当喝一些补养的汤可以滋润肺部、补充水分。下面给大家介绍适宜于秋季煮汤的食材。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食用后能够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煮熟的新鲜马铃薯在水中能够保持完整的块状,口感丰富,非常适合用来炖汤。最常见的马铃薯汤是西餐中的红菜汤,也被称为罗宋汤,将马铃薯、胡萝卜、紫洋葱、牛肉一同煮制,酸甜开胃。此外,马铃薯牛肉汤也是非常经典的搭配之一,口味鲜美,对于健脾养胃非常有益。
山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保持健康。山药与肉一起煮汤,不仅可以增加汤的营养价值,还能促进营养吸收。适合与山药搭配的肉类有排骨、牛肉、鸭肉和羊肉等。
中医认为莲藕性寒,可以清热消暑,让人心情舒畅。煮熟后,莲藕变得凉爽且温暖,可以滋养胃阴,增强脾脏功能,补充气血。莲藕和芸豆一起煮汤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如果加入骨头一同煮汤,可以增强脾脏功能,开胃消化,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进行养生。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炖煮莲藕时,最好选择陶瓷或不锈钢的容器,而不要使用铁锅,切莲藕时也不宜使用铁刀,以免氧化变黑。
四、早上喝粥非常有益于胃部的健康。
经过夏季冷饮的频繁攻击,胃肠功能会变得较弱。而秋季则有多风干的气候,稍不留意就容易被感冒发烧找上门。这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易消化的滋养食物,让我们的身体能够顺利适应从炎热的夏季到凉爽的秋季的过渡。每天早上空腹时,胃肠会较虚弱。因此,喝一碗热粥不仅能够滋养胃肠,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还能够补充营养,帮助我们精神焕发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到了秋天,天气干燥,人们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咳嗽无痰等干热的症状。适当地喝粥可以帮助养胃健脾,润肺生津,以及滋养阴润缺水的身体。当煮粥的时候,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梨、萝卜、芝麻等有助于润肺的食物,这样效果更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早上喝杂粮粥可以滋养胃口和提神,而山药粥则是最好的选择。而在晚上,选择一些甜粥,比如百合粥或者黑豆粥,可以更好地补肾。
目前南瓜正处于最营养丰富的时节,南瓜粥成为了市民在秋季补充能量的最佳选择。南瓜粥是一种温性的粥类,与其他凉性的粥类如皮蛋瘦肉粥相比,温和的南瓜粥更适合满足秋天人体胃肠的温暖需求。根据中医的观点,南瓜粥性质温和,经常饮用南瓜粥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燥热感,消除肿胀,改善秋季燥热症状。
将30克的菊花和100克的粳米一起用来煎汤,然后取出菊花汁,加入粳米继续煮成粥。这道菊花粥有散热、清肝火、明目等功效,适用于秋季的风热型感冒、心烦、眼红肿痛等疾病,同时也对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当喝粥时,许多人会选择咸菜作为搭配,但是需要留意摄入盐分的增加,可能会带来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从健康角度考虑,可以选择不吃或不搭配咸菜!可以选择凉拌蔬菜作为替代。
五、多喝茶可以去除内火和干燥。
茶叶专家指出,喝茶要根据四季的不同进行选择。春季应饮花茶,夏季宜饮绿茶,秋季选择青茶,冬季则适合红茶。秋天的天气凉爽,寒风刺骨,气候干燥,人体的余热尚未散去,体内的水液也还没有完全平衡恢复,因此容易出现秋燥和秋乏症状。这时候,最好选择乌龙茶等青茶来饮用。青茶的性味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既不冷也不热,能够消除体内的余热,恢复体液的平衡。
喝茶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清除油脂。韩国女性拥有白皙光滑的皮肤,不仅与气候有关,还与经常饮茶有很大关系。其中乌龙茶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茶品,也被称为青茶,它是一种半发酵的茶,不冷不热。青茶中富含铁、钙等矿物质和茶多酚。秋天常常饮用乌龙茶有许多益处,例如消除疲劳,提神解乏,促进口腔分泌和排尿,排毒,健康减肥等。此外,乌龙茶还可以降低血脂和抗衰老。乌龙茶铁观音作为秋季茶的一种,在秋分前后上市,铁观音秋茶质量最好,香气和口感最佳。
在秋分时节,喝茶可以养生,推荐大家喝橘红茶。每次3-6克的橘红茶和5克的绿茶,用热水提取,放入锅中隔水蒸20分钟后饮用。每天一剂,随时饮用,这种茶有润肺消痰的作用,可以调理气和止咳。适用于秋季咳嗽痰多,又黏黏的,咳嗽时不舒服的情况。这种茶以橘红茶来宣通中焦,调理气机,祛除痰湿,止咳。茶叶本身具有抗菌消炎的功能,通过橘红茶和绿茶的调配,对于咳嗽痰多、粘性困难的人效果很好。
萝卜养生茶功效非常好,可以清除肺部的热气,同时化解痰湿。我们可以加入一点盐来调味,进一步帮助清洁肺部并具有消炎作用。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准备100克的萝卜和5克的茶叶。先将萝卜洗净切片,然后煮熟,再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接着,将茶叶泡在萝卜汤中约5分钟,最后将萝卜汁喝下。建议每天服用两次。
六、秋天干燥的时候,吃鸭肉能够帮助缓解干燥的问题。
鸭子和鸡都属于鸟类,但它们的效果却大不相同。鸡肉特别适合在冬天进行补充,这在民间有着久负盛名的九一只鸡说法,相信明年身体会好转。而鸭子则属于水鸟,元朝御医忽思慧在《饮善正要》中提到鸭肉味道甘美、性味寒、并且无毒,能够补充阴虚、清热解毒、利于排尿。因此,鸭肉能够缓解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排尿困难、以及低热等症状。经常食用鸭肉对于体弱阴虚、水肿少、大便干燥、低热的人来说十分有益。专家表示,夏秋季节的炎热天气最适合食用鸭肉,相较于猪牛羊等其他肉类,鸭肉稍胜一筹。
鸭肉富含维生素B2,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以及维护神经、心脏、消化和视力等方面非常有益;维生素E有助于清除多余的自由基,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而鸭肉中的脂肪成分与橄榄油相似,也能够降低胆固醇含量。根据中医理论,鸭肉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对于消肿、益胃生津也很有效,同时对于咳嗽水肿、小便不利、大便干燥以及食欲不振的人也有益处。
此外,鸭肉对心脏也有益处。每100克鸭肉大约含有300毫克钾,钾与心脏的节律有关,并且高钾含量能够抵抗钠。过量摄入盐导致钠摄入过多是引发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鸭肉来取代其他肉类菜品非常有益健康。
过量食用鸭肉不适宜,因为过多的动物蛋白质可能导致动脉硬化。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应该过量食用油炸鸭肉。体质虚寒、腹部冷痛、腰痛和经痛的人都不宜过量食用寒性的鸭肉。胆囊炎患者和外科化脓溃疡患者都不能食用鸭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