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药来外敷是一种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女性朋友们远离痛经。
1、经期疼痛是由于气滞血淤引起的。
主要症状: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间,会出现小腹胀痛,担心按压,乳房胀痛,月经不顺畅,月经颜色深紫暗,并带有血块,可能伴有抑郁或易怒等情绪症状。
药物使用指南:使用云南白药膏贴于脐部治疗。
步骤:在痛经期间,拿适量的云南白药粉剂,并用白酒稀释成稀糊状,然后涂抹在肚脐处,再用棉纱布包裹,用胶布固定,外面再放上热水袋,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天更换1次,连续进行3~5天。这个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散堆积的血块,舒缓疼痛。

2、经期疼痛是由于寒凝血淤症所引起的。
主要症状:在月经来潮前或经期期间,会出现小腹感到冷痛的情况,这种疼痛可以通过热敷来缓解。月经的颜色较暗,可能会有血块,同时身体也会感到怕冷。
药物使用方法:取吴茱萸,将其煮沸后用布包好,然后敷在小腹上进行热敷处理。
此外,还可以使用姜粉或艾叶粉制作热敷贴敷在小腹上,这与之前介绍的制作方法和敷用方法相同。
制作方法:首先将吴茱萸研磨成细末(150~300克),然后储存在密封罐中备用。当痛经发作时,取约30克药末,与适量凡士林一同放入微波炉或其他可加热器皿中加热。等待凡士林融化后,充分搅拌吴茱萸粉末和凡士林,使其均匀成膏状。接着,取两块适当大小的卫生纱布,将混合好的药膏夹在两块纱布之间,制成夹心面包状。然后用塑料袋或保鲜膜包裹纱布外面,制成茱萸热敷包。等到茱萸热敷包的温度适宜后,将其敷在小腹部疼痛最明显的地方,效果会更好。热敷的时间应根据疼痛的程度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