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立春时保健?今年的立春在2月4日,立春是24节气之一。立即意味着开始,要在立春时保健就应该调理好肝脏。那么在立春节气下应该如何保健呢?下一位编辑会告诉你初春的四种方法。

春季养生的六大准则
早睡早起,有益肝脏健康
《黄帝内经》谈到:春季三月,大地焕发生机,万物欣欣向荣,此时宜早睡早起,身处宽敞的院落里,振奋精神,顺应生机,生不取人,不争不惩,春气相反,对肝脏有伤害。立春后自然界充满活力,生机盎然。此时应顺应自然界生机盎然的景象,保持规律作息,早晨散步,松弛身心,不应顶着春天的生气去违背本性。这就是顺应春季养生之道。若不遵循此法则,将损害肝脏,因为这是春季养生之本。因此,春季以调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之法。
避免疾病再次发作
古语有云:“春回大地,旧病复发。”春天是疾病多发的时节,如肺炎、肝炎、流感、麻疹、腮腺炎、过敏哮喘、心肌梗塞以及心理疾病等容易发生。因此,对于患有肝炎、过敏哮喘、心肌梗塞等病症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康复和预防。
不要太早就减少穿的衣物
春天时不要着急减少穿着衣物,也不要在秋天戴上帽子。虽然立春已至,但气温尚未回暖,不宜着急脱掉冬装。在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后,身体的热量平衡和环境温度相对稳定。而冬天过渡到初春的时候,早晚温差大,如果过早脱掉厚衣,一旦气温降低,身体难以适应,导致免疫力下降。病菌趁虚而入,很容易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冬春季传染病。
每天梳头100次
《养生论》指出,在春季,每天早晨要梳头一二百次。梳头是一种很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界阳气逐渐升发的季节,此时人体的阳气也会顺应自然规律向上向外升发,表现为毛孔逐渐张开,新陈代谢加快,生长速度加快。所以,在春天梳头符合养生要求,能够帮助宣发气郁,疏通气血,顺畅阳气的作用。
减少摄入补品和盐
许多人喜欢在冬季进行补身体,但在立春之后补身体则需适可而止。一年之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质。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在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行补充,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而在立春这段时间里,无论是食补或药补,都应逐渐减少补充量,以便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清爽、生发、畅达的特点。同时,减少盐的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盐味会进入肾脏,摄取过多盐会伤害肾脏气,不利于维护阳气。
增加摄入大蒜和香菜
春天阳气初生,养生需注重增强阳气,顾及脏腑功能,适宜摄入辛甜散发的食品,忌食酸味。酸味有收敛作用,入肝不利阳气升腾和肝气疏泄。餐桌上可多加葱、香菜、花生、韭菜和虾等辛辣食材,不宜食用刺激性食物。
韭菜虾皮炒鸡蛋是立春时节的良药。先将韭菜洗净,准备2~3个鸡蛋和适量的虾皮。将韭菜切成小段,鸡蛋打散备用。炒锅加热,倒入适量植物油,烧热后放入虾皮煸炒至香。接着倒入打散的鸡蛋,等鸡蛋稍微凝固后放入韭菜。翻炒片刻后加入适量盐、姜末和味精,再炒片刻即可。韭菜性温味辛,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顺畅,而鸡蛋有养血功效。这道菜可滋养肝脏、养血滋阳,非常适合立春时节食用。
春天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养生保健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
北方气候适合避开春季和秋季的阴雨和寒冷。
春养生格言是“春遮秋冻”,初春时节切勿急于脱去棉衣,以防感染春寒。春天气温温暖却多变,昼夜温差大,保持养生,要注意穿衣的合适性。一般来说,初春时节常有寒意,逐渐减少衣物,确保保暖。
南方地区需要加强健康预防措施。
立春过后,气温逐渐升高,白天时间变长,温度、阳光照射和降雨量逐渐增加,这种情况在南方地区尤为明显。春天万物复苏,各类病原菌繁殖活跃,因此,第一要消除传染源,第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第三要增加户外运动,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第四要多吃清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