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作为传统节气外,秋分还具有一定的气象意义。在秋分当天,太阳直射赤道,导致全球昼夜平分。随着秋分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各地的昼短夜长现象越来越明显。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我们的养生策略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

随着秋分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冷,高血压患者应该提高警惕,预防头晕和中风的发生。
随着秋分的到来,许多岭南地区的居民可能会在早晚时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据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汉超在之前的采访中所述,秋分标志着寒暑平分,秋雨降温,寒意更加明显。因此,阳虚体质的人和患有高血压的人需要特别注意保健措施。
“秋分时节,阳虚体质的人应当格外留意,因为寒风刺骨很容易导致头晕。由于秋天属于金,金克木,所以如果肝阳过旺或血压无法控制,不仅可能增加中风的风险,还会容易出现头晕的情况。”
在秋分这个节气里,人们在饮食养生方面应该重视养阴。在食用螃蟹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
为了更好地适应秋分的气候并避免不适和疾病,我们需要在这个季节做出相应的养生策略调整。

黄汉超副主任医师表示,秋分之后,阴气逐渐增长。因此,在保持身体寒热平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养护阴气。具体做法可以是选择兔肉、鸭肉等食材来煲汤或清炖。
兔肉的性质寒热平均,不像牛肉和羊肉那样燥热,也不像猪肉那样偏寒,适合大多数人在秋分时节食用。在这个时候,可以用大枣和胡萝卜炖兔肉。鸭肉也适合在秋天食用,因为性质偏温。具体的烹调方式可以选择党参淮山炖鸭等。
建议在秋天,为调节情绪并避免“悲秋”情绪,可以食用一些助眠安神食物。黄汉超副主任医师推荐的食物包括灵芝、酸枣和五味子等。其中,可以将灵芝和石斛煮水鸭汤,或用五味子煮鸡蛋食用,也可以将灵芝泡水来喝。这样做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问题。
在秋季,许多人都认为这是食用螃蟹的最佳时节。然而,黄汉超副主任医师表示,虽然食用螃蟹并非禁忌,但仍有一些人不适合食用。
首先,螃蟹中含有较高的嘌呤,所以不适合痛风患者食用。同样,感冒、腹泻以及慢性咽炎的病人也不适合吃螃蟹,因为螃蟹会加重体内火气,并且难以消化,对康复不利。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理论上不推荐食用螃蟹,但如果非常想吃的话,可以考虑搭配黄酒或花雕酒以祛除寒气。至于健康人群,吃螃蟹除了不要过量外,可以搭配藿香和紫苏叶泡黑茶一同食用,这种茶饮有解毒去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