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年糕是农历新年时应时的食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也被称为“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每年都在不断提高。年糕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口感非常细腻。它甜而不腻,性质温和,可以与多种食材一起炒制,常见的配料有辣白菜、螃蟹、腊肠和排骨等。那么,经常食用年糕会有什么危害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多吃年糕会有哪些风险?
1、胃肠不舒服。年糕是用糯米制成的,富含淀粉、纤维等物质,消化较为困难。如果摄入过量的年糕,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引发腹胀、胀气等不适症状。
2、体重增加。每100克年糕热量含量为154大卡,这只是在蒸煮的情况下。但是,如果使用油煎、油炸或加糖等方法烹制,100克年糕的热量可达200-300大卡,属于高热量食物。如果经常过量食用,则会增加热量摄入,导致体重增加。
3、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胃问题。年糕的消化过程相对较慢,而且富含丰富的纤维素。适量食用年糕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助于排便。然而,如果摄入过多年糕,纤维素会吸收肠胃中的水分,导致肠胃蠕动变得困难,进而引发便秘。
4、感到火气上涌。年糕通常煎炸后食用,性质炽热干燥,摄入过多会使体内热气增加,导致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
为什么年糕会在水中变得黏糊糊的?
当年糕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淀粉会逐渐溶解到水中,导致水变得浑浊,像黏糊一样。如果年糕表面变粘、带酸味,那就说明年糕已经变质了,不能再食用了。

如果想要长时间保存年糕,建议先将年糕洗净,然后将每块包好放在保鲜袋中,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保存。需要吃的时候,只要拿出需要的部分即可。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年糕保存1-2个月之久。
冷冻后的年糕开裂了,还能食用吗?
年糕是经过烹饪后变成的食物,可以放进冰箱冷冻来保存。然而,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年糕会失去水分,淀粉也会老化,导致其表面出现干裂的现象。这并不代表年糕已经变质,需要先解冻然后仔细嗅一嗅。如果有腐臭或者异常的气味,就不能食用了。
年糕通常是在寒冷的冬季制作的,只需将年糕分成块状并依次排列,摆放在阴凉无风的地方,可以避免短时间内变质或干裂。如果家里有保鲜膜,可以用它覆盖在年糕上方,以防止水分流失和干裂现象,效果更好。
怎样才能存放年糕不会变硬?
如果将年糕直接放进冰箱保存,通常会变得十分坚硬,切割起来也会非常困难,因此建议采用以下方式来妥善保存年糕。
1、准备一盆清水,将年糕放入盆中,确保水淹没年糕。
2、接着,把盆子放置在遮阴的地方。
3、请确保每隔1-2天更换水,并定期清洗年糕,以防止水质恶化。
4、建议在室温较高时,将年糕盆放入冰箱冷藏保存。由于年糕含有丰富的淀粉,因此过量食用会增加肠胃负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