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很多妈妈会出现肛门周围的痔疮,这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疾病,多数是妊娠期痔疮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的结果。痔疮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希望妈妈们能够重视产后痔疮问题,尽早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为什么会出现产后痔疮?1. 妊娠期间过多的黄体酮激素的作用。
在孕期,女性体内分泌的黄激素较多,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的张力不如以往,从而降低了肠胃蠕动的频率和强度。这直接导致食物在胃中的排空时间延长,进而导致粪便在结肠中停留时间过长,干结程度增加。因此,产后痔疮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
2.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过多的力量产后容易患痔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性在分娩过程中过度用力排气,从而增加了对直肠的压力,进而导致痔疮的发生。
3.脏器仍受子宫恢复的压迫产后,女性的子宫不会立即恢复到怀孕前的大小,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子宫仍然扩大,对周围的器官施加压力,导致盆腔静脉回流受阻,肛门被压迫,增加了静脉曲张和痔疮的风险。
4.生育后出现排便困难且需要用力过度由于各种原因,产后的妈妈们容易遭受便秘的困扰。如果大便干燥坚硬,排便时需要用力过度,可能导致痔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