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清晨和傍晚的气温较低,而白天的气温较高。而且经过了几场秋雨,气温会有所下降,这使得人们在经历了炎夏的酷暑和潮湿之后倍感秋季的凉爽和舒适。所以,在处暑过后,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我们要通过六个关卡进行养生保健。
关卡一:阳气养护之关
首先,夏天可能导致人体气血不足,从而影响体力和元气,使机体功能下降。例如,过度出汗而无法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身体容易脱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患上胃肠疾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夏天可能使心脏功能混乱。简而言之,夏天人体的阳气从旺盛的顶峰逐渐下降,所以夏季养生需要特别注意养护气血,以免在冬天阳气不足。
对策
要保持体温和室温之间的差异适中,避免房间内外温差过大。室温应保持在27摄氏度,不要过低。总之,夏季生活中应该保持一个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切忌因为过于追求凉爽而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第二关:情绪挑战
夏天气温高,会导致人们情绪波动较大,使血压升高,给心脏增加负担,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此外,夏季中风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应予以重视。需要注意的是,情绪变化过大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也与情绪有很大关系。
对策:
在夏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有意识地调节情绪,保持平稳的心态,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第三关:湿热洞
夏天的气温高、湿度大,会导致人们出现头痛、抑郁、疲劳、胸闷、食欲差的症状。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夏天需要注意保养,以防止咳嗽、气管疾病的反复发作。对于体质湿热的人来说,他们经常会感到手掌脚心发热,同时湿气和热气的交替作用容易导致便秘,导致大便颜色变黄并散发出臭味。
对策:
饮食宜清淡,容易消化。多选择消热利湿的食物,例如绿豆粥、荷叶粥、红豆粥等,另外可以喝冬瓜、莲叶、薏苡煮的汤,这也是一种湿热的凉饮料。同时,要留意调节室内湿度,可以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
第四阶段:睡眠关
夏季白天长夜晚短,且夜间温度较高,导致一些人无法良好地休息。根据中医的观点,这种阴阳失衡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容易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增加。
・对策:
确保充足的睡眠是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关键。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至少7小时高质量的睡眠。
第五关是关于饮食的挑战。
夏季食量不宜过大,一般吃到七八分饱即可,但要确保营养的全面均衡,不能挑食或偏食。有些人在天气炎热时食欲不振,则可适当选择清淡的食物。周教授建议夏季多摄入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食辛辣和油炸的食品。
・对策:
夏季适合食用的食物包括冬瓜、白萝卜、番茄等,这些食物可帮助化湿通淤,改善肠胃功能。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鱼,减少红肉的摄入。此外,还可以喝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第六阶段:健康锻炼阶段
许多人存在一个误解:因为夏天容易出汗,就懒得运动了。其实,在夏天仍然需要适量的运动,但是需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运动。同时,因为夏天运动会流汗更多,对排毒有益,但是也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过多汗液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
对策:
推荐饭后一小时进行轻度运动,不要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出汗。适合夏季进行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和游泳。同时,夏季应该增加饮水量,及时补充水分,排除体内毒素,减轻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