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冬眠,又迎来春困。气温逐渐回暖,让我们感到懒洋洋的。白天精神不振,总想打瞌睡,要怎么应对春困呢?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春季困倦和疲乏呢?
其实春困是由于气候转暖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脑部和内脏供血相对较少。身体尚未适应这种变化,再加上春天晚睡早起,导致睡眠不足,容易感到不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天是阳气逐渐充盛的时节,我们的生活应该与之相应,让阳气充盈到体表,这样就能解决春困问题。
春困并非病症,而是一种由人体生理机能根据自然季节和气温转变而做出相应调整的临时现象。在冬季,为了适应寒冷环境并保持体温,人体会收缩皮肤和微细血管,以维持生理恒温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人们的大脑相对较清醒。而在春天,气温适中,皮肤和肌肉微细管放松,血流减缓,表面血液供应增加,进入大脑的血流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信息也减弱,因此出现昏昏欲睡的“春困”现象。
疲倦常见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6种:
1、如果你每天晚上睡得超过8-10个小时,却醒来时仍然感到疲倦且全身无力,
2、如果你午餐吃得过多,下午就会感到瞌睡。这是因为胃部成为了重中之重,其他器官都在忙着帮助消化食物。
3、吸烟后,人体会摄入尼古丁,刺激大脑释放肾上腺素,进而导致中枢神经兴奋并耗费体内的葡萄糖过量。因此,吸烟者会感到兴奋,但这段时间过后,会迎来更深的疲倦,吸烟者需要为刚刚过度消耗的精力付出代价。
4、没有体力和耐力。他们容易感到疲劳,并且容易受伤。缺乏锻炼的人容易积聚多余的脂肪,导致身体形态变差。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还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身体形态。所以,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定期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5、身体每个器官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运作,如果体内缺水,新陈代谢速度会减慢,引发极度疲倦感。
6、通常喜欢使用药物来对抗感冒、缓解疼痛、治疗抑郁和焦虑,都有可能导致嗜睡的问题。
为了对抗春困,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春天的白天变长,夜晚变短,所以我们需要适应这个变化。每天早上尽量早起床,以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晚上要尽量早睡觉,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精力充沛,减少春困的发生。 其次,要注重饮食营养。春季是身体恢复和增强抵抗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
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避免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合理的饮食可以使我们更加精力充沛,抵御春困的侵袭。 最后,要保持适度的运动量。春季天气温暖宜人,是进行户外运动的好时机。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免疫力。可以选择慢跑、打太极拳等锻炼方式,增加身体的活力。但也要注意运动的适度,不要过度劳累,以免适得其反。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对抗春困,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让我们全力以赴,迎接春天!
1、养护身心,舒缓肝脏压力
春季与肝脏相互关联,只有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全身的气血畅通才不容易生病。肝脏的主要功能是疏泄,能够促进全身的气血和体液畅通。它的生理特点是主升和发达,如果升发作用正常,气血和体液就能够畅通无阻。气血通畅,阳气能够上升进入脑部,脑部得到充足的滋养,就不会出现春困的情况。相反,如果肝气郁结,不能正常地疏泄,气机就会受阻,阳气也无法顺畅上升,春困就会不期而至。
中医学认为,肝脏喜欢条达的状态,而不喜欢抑郁的情绪,为了保持肝脏的正常疏泄功能,我们应该顺应肝脏的生理特点。因此,在春季我们应该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暴怒和忧郁,以免伤害肝脏。同时,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郊游等,不仅可以舒展筋骨,还有助于阳气的升发,顺畅血脉,振奋精神。只有这样,气血才能通畅,心情开朗,精力充沛,远离春困。
2、合理调整饮食,注意五味搭配
阳气在三月的养生中非常重要。如果阳气充盈并且能正常运转,则身体会感觉神清气爽;相反,如果阳气不足或者运行不畅,则容易感到疲乏。春天阳气初生,为了适应这一特点,我们应该助阳气发展。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依照《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来选择食物。多吃一些辛甘发散、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葱、蒜、香菜等。这些食物可以温补阳气,使身体的阳气充实,并且辛温的味道有助于阳气的上升和发散。
3、确保良好的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
中医强调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以促进健康,认为有规律的起卧能调养精神,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强;而无规律的起卧,则会长期损害精神,导致精神萎靡,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春季阳气旺盛,而阳气的生发与睡眠密切相关,行于表面时,阳气升发;睡眠时,阳气内敛。适当缩短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有利于阳气的升发。所谓早起不应早于五点,晚睡不应晚于晚上十一点,否则也对身体健康不利。
有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对抗春季疲劳呢?
1、韭菜,被誉为“春天的第一菜”。早在《本草纲目》中早就有“正月葱,二月韭”的说法。当然,这是按照农历计算的。春天是人体肝气容易过旺的季节,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春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肝,多吃韭菜可以增强人体脾胃的功能,同时也能加强肝脏的功能。经过严冬的“养精蓄锐”,韭菜的根和茎储存了丰富的营养。此时的韭菜,叶色翠绿,根部洁白如玉,口感脆嫩鲜美,香气清香浓郁。
2、古人曾有诗赞美春笋的美味,称之为“岭南市里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不需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春天是品尝鲜美春笋的好时光。春笋因其清淡鲜嫩的味道而备受推崇,营养丰富,富含纤维素和氨基酸。春笋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还被誉为素食界的第一品和春季的菜王。中医临床研究发现,春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然而,春笋并非人人都适合食用。其中含有难溶性草酸钙,不适宜尿道、肾和胆结石患者多食;此外,春笋还富含粗纤维素,对于胃肠疾病和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构成潜在的危险,易导致胃出血和肝病加重等问题。对于春笋过敏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每顿最好控制在半根以下。
3、山药被称为"抗菌小王子",在春天这个病菌和微生物繁殖的季节,各种传染病如流感和流脑容易传播。山药有益于健脾和补气,经常食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时消灭体内的细菌和病毒,使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绕道而行。因此,医生建议气虚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容易多汗、反复感冒的患者,在春季增加适量的山药摄入。
3、牛奶具有多种好处。其中,牛奶中的钙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并且它能够被血液缓慢吸收,从而补充和维持血液中的钙平衡。因此,喝牛奶对人们的休息和睡眠非常有益。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我们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喝牛奶时,我们需要注意不能单独饮用牛奶,否则会变得越喝越困。相反,我们可以在加热的牛奶中加入茶或咖啡,也可以放入提神的薄荷叶,薄荷油对血液循环有帮助。
4、有人发现,如果早餐中含有高纤维的食物,就不会有饥饿的感觉。 对此,营养学家解释说,纤维可以减慢消化速度,持续向血液中供应碳水化合物,让身体源源不断地获得能量。燕麦片是一种富含纤维的食物,能够缓慢而均衡地释放能量,使血糖水平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从而延迟饥饿感且保持精力充沛。
尝试一下以上的方法,对抗春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