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天的到来,胃肠道疾病已经进入高发期。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胃部健康。要尽早采取日常预防措施,避免让疾病从口入。此外,不适当的夏季炎热也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在夏季保护胃肠道时,要注意通过饮食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来预防胃肠道受凉。

在夏季,胃肠病易发生的原因有很多
●夏天的气温很高,空调房间和户外温差很大,冷热的刺激会导致血液中的化学物质组胺酸增加,胃酸分泌大量增加,容易引起胃肠痉挛性收缩,进而导致腹痛。
●在气温升高的季节,人体神经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对分泌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并使消化功能减弱。
●在夏季,人们会出汗较多,所以需要多喝水。这样一来,胃酸会被稀释,消化液的分泌也会相对减少。
● 剩菜或已煮熟的食物容易被细菌污染,细菌可能会对胃的黏膜造成损害;大量摄入凉食会导致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血流减少,从而扰乱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发餐后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打嗝、上腹灼热等症状。

●夏季到来,气温也随之上升,许多市民都喜欢在街头摊位上享受着冰凉的生啤酒和小吃。然而,很多街头小吃摊位的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夏季时因保存不当而容易变质、滋生细菌,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风险。
●夏季过后,除了食物不卫生容易导致胃肠道疾病外,过度依赖冰箱,嗜食冷食,也是对胃肠道健康不利的因素。许多人习惯把冰箱当作食品保险箱,喜欢在冰箱里储存大量的食物,并不定期清洁冰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果食物在冰箱里储存时间过长,各种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会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繁殖。当取出食物食用时,这些细菌就会进入胃肠道,引发冰箱性胃肠炎。
在夏季该如何科学保护肠胃?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速,导致钠、钾等电解质的流失速度加快。因此夏季饮食要注意保持营养平衡。在夏季,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应减少。可以选择吃鱼、瘦肉、鸡肉、蛋和牛奶制品,同时多食用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在保证饮食均衡的前提下,要选择清淡的烹饪方法,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用油炸、烧烤等食物。不要每顿饭吃得太多。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消化功能较弱,最好每顿饭吃七八分钟。在凉拌菜中加入蒜泥和醋,不仅能增加食欲,还能起到消化、杀菌、解毒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夏季出汗较多,食欲不佳时,可以选择喝汤和粥类食品。常喝绿豆汤、红豆汤、百合粥、绿豆粥和莲子汤等,既能降温清热,又能解毒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