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指南:秋季的早晚温差大,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虽然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不正确地使用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体质虚弱、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容易出现腹泻。那么,秋季如何处理腹泻呢?有哪些食物可以缓解腹泻?下面是中医推荐的治疗腹泻的饮食方法。
1、羊肉山药粥
所需材料:250克羊肉,500克新鲜山药,500克糯米。
制作方法:将羊肉和新鲜山药煮至熟软,加入糯米和适量的水一起煮成粥状,作为日常早晚饮食的一部分。
食疗的好处:可以帮助补充脾胃功能,缓解泻痢症状,增强体内气血循环,温暖胃部。
鲫鱼羹
所需食材:荜茇10克、缩砂仁10克、陈皮10克、大鲫鱼1000克、大蒜2个头、胡椒10克、葱、食盐、酱油、泡辣椒、菜油适量。
做法:首先将鲫鱼去掉鳞片、鳃和内脏,然后进行彻底清洗。将陈皮、缩砂仁、荜茇、大蒜、胡椒、泡辣椒、葱、食盐和酱油放入鲫鱼的腹腔中备用。将锅中的菜油加热至沸腾,然后将鲫鱼放入锅中煎熟,接着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炖煮直至成为羹状。在空腹时食用。
本方具有醒脾暖胃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慢性痢疾等症状。
3、糖渍山楂
所需材料:500克新鲜的山楂和250克蜂蜜。
制作方法:先将生山楂洗净,去除果柄和果核,然后放入铝锅中。加适量的水,煮至七成熟烂,水即将干时加入蜂蜜,再用小火继续煮熟,直到汤汁稠糊状。待其冷却后,倒入瓶子中保存备用。每天可服用3次,每次15~30克。
食疗益处:这种食谱具有促进食欲、消化、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冠心病和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
益脾饼
食材: 30克白术,6克干姜,250克红枣,15克鸡内金,500克面粉,适量菜油和食盐。
制作方法:将白术和干姜用纱布包好,并用绳子扎紧,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红枣和水。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1个小时,然后取出药包和红枣的核,将红枣搅拌成泥备用。将鸡内金碾碎成细粉,与面粉混合均匀,将红枣泥倒入,再加入适量的盐和水,搅拌成面团。将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饼,然后放入锅中加入菜油,用小火煎熟即可。
本方的食疗功效包括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调理胃肠消化,适用于食欲不振、餐后胃痛、长时间腹泻、慢性胃肠疾病等情况。
5、姜糖饮可以缓解感冒症状和预防感冒。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姜和红糖煮沸,然后加入开水,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所需材料:新鲜姜15克或熟姜6克,红糖30克。
制作方法:将姜打碎或切细,加入红糖,用开水冲泡成一碗温热的饮品。每天服用1-2次,以达到止泻的效果。
食疗功效:此方具有温中祛寒、解痛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因腹部受寒或过食生冷而导致的大便溏泻、臭味难闻、腹痛喜温的寒泻患者。
马齿苋汤
食材:新鲜马齿苋250克(或干马齿苋60克)。
制作方法:将马齿苋洗净后,用水煎煮,分次饮用。每日1剂,连续饮用3~7天。
食疗作用:此方具有清热祛湿和解毒止泄作用,适用于由肠道感染引起的发热、腹痛、口渴、腹泻等症状。
藿香粥
食材:干藿香15克,粳米30克。
制作方法:将藿香研磨成细末。将粳米洗净,加水煮至米粒开花,然后加入藿香末,用文火煮成稀粥。每天服用1剂,根据口味分次吃,连续食用3天。
食物疗法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脾功能,排除湿气,在轻度急性肠炎腹痛、腹泻患者以及中度肠炎已经缓解的腹泻患者中适用。